大数据在我国疫情中的应用
摘要:2019年以来武汉发生疫情,随后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国家在重大疫情中的治理能力,主要体现在疫情爆发前的防范控制、疫情爆发中的医疗保障以及疫情爆发后的社会管理三个环节。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我国在上述环节中监测预警能力不足、医疗保障机制不健全、执法行为不规范等问题。对此,可利用大数据应用优势,对疫情的治理进行有效辅助。在防范控制环节,利用大数据建立疫情监测、预警、发布三个子系统,实现疫情的“智能化治理”;在医疗保障环节,利用大数据辅助诊断及医疗物资调配工作,实现疫情的“精确化治理”;在社会管理环节,利用大数据提高病患的收治排查效率,规范执法行为,实现疫情的“标准化治理”。通过大数据在上述三个环节的应用,有效推动我国重大疫情治理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大数据 疫情防控监测
新 型 冠 状 病 毒
一、由来
2019年12月,武汉市部分医疗机构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武汉市持续开展流感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7例,均诊断为病毒性肺炎/肺部感染。截至2019年12月31日,27例病例中,7例病情危重,其余病例病情可控,有2例病情好转拟近期出院。2019年12月31日上午,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抵达武汉,相关病毒分型检测、隔离治疗、终末消毒等工作在进行中。2020年1月3日,据武汉市卫健委网站消息,2019年12月以来,我委开展呼吸道疾病及相关疾病监测,发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病例,病例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少数病人呼吸困难,胸片呈双肺浸润性病灶。截至2020年1月3日8时,共发现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44例,其中重症11例,其余患者生命体征总体稳定。2020年1月5日晚,武汉市卫健委通报,截至5日8时,武汉市共报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2020年2月10日,湖北省召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定宇介绍,新冠肺炎实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医院收治的新冠肺炎的患者累计超过了1500余例,绝大部分患者,包括重症及危重症患者,经过各种氧疗、对症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以后,均可以顺利出院,市民不必过分恐慌。
因2019年在武汉发现病毒性肺炎病例,2020年1月12日被世界卫生组织暂命名为“2019-nCoV”。
2月11日在日内瓦,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记者会上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引发的疾病正式命名为:COVID-19,即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英文名为"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简称“NCP”)。
二、主要症状
感染病毒的人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症状,有的只是发烧或轻微咳嗽,有的会发展为肺炎,有的则更为严重甚至死亡。该病毒致死率约为2%到4%,但这是一个非常早期的百分比,随着更多信息的获得可能会改变。同时,这并不意味着它不严重,只是说病毒感染者不一定人人都会面临最严重的后果。
三、传播途径
新型冠状病毒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呼吸道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气溶胶和人等传播途径尚待进一步明确。通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病例多可以追踪到与确诊的病例有过近距离密切接触的情况。包括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
四、易感人群
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可能被感染,被感染的主要是成年人,其中老年人和体弱多病的人似乎更容易被感染。近期发现动物也会被感染。儿童和孕产妇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易感染人群。
五、预防方法
到底应该如何预防感染冠状病毒,北京市疾控中心建议要加强个人防护,避免接触野生禽畜,杜绝带病上班、聚会。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具体建议如下:
(一)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如需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处理生鲜制品时,器具要生熟分开并及时清洗,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四)及时就医
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六、及时就诊
病毒性肺炎多见于冬春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浑身酸痛、少部分有呼吸困难,肺部浸润影。病毒性肺炎与病毒的毒力、感染途径以及宿主的年龄、免疫状态有关。引起病毒性肺炎的病毒以流行性感冒病毒为常见,其他为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确诊则有赖于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以及病毒抗原及核酸检测。该病可防可控,预防上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外出可佩戴口罩。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需卧床休息。如有上述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要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大 数 据
以容量大、类型多、存取速度快、应用价值高为主要特征的数据集合,最早应用于IT行业,目前正快速发展为对数量巨大、来源分散、格式多样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和关联分析,从中发现新知识、创造新价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服务业态。大数据必须采用分布式架构,
对海量数据进行分布式数据挖掘,因此必须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
一、形成及发展
2012年,《大数据时代》出版,作者V.迈尔-舍恩伯格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
2013年,IBM公司提出大数据的5V特征,即Volume(数据量巨大),Velocity(高速及时有效分析),Variety(种类和来源的多样化),Value(价值密度低,商业价值高),Veracity(数据的真实有效性)。
2015年8月,国务院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建设政府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国家大数据资源统筹发展、大数据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与产业化、
大数据产业支撑能力提升、网络和大数据安全保障、政府治理、公共服务、工业和新兴产业、现代农业、万众创新等10个大数据工程,加快建设数据强国。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
全面实施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加快推动数据资源共享开放和开发应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治理创新。
二、意义
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对庞大的、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是实时交互式的查询效率和分析能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6年5月25日在出席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时表示:“我们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制定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出台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在促进创新和更好发挥人力资源优势方面的效应正在显现。以大数据为代表的创新意识和传统产业长期孕育的工匠精神相结合,使新旧动能融合发展,并带动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有力推动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融合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大 数 据 在 疫 情 中 的 应 用
一、如何利用大数据
第一,应追踪病例或疑似病例,设立排查名单。通过微博、微信、支付宝、大众点评、移动、联通、铁路、航空等目前人们常用的实名制、可获得用户定位、行动轨迹的人群进行筛查,将凡是来自疫区,或暴露于疫区、途径疫区,与已确诊病例有可能同时出现在某公共场所,或接触(间接或直接接触)列入相应的筛查名单;对在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平台发布的言论、信息进行分析,尽可能的排查是否可能有潜在的发病或病毒携带的可能。同时做到实时更新。
第二,对高危人群提供健康宣教和精准管理。对列入排查名单的成员可通过网络平台有针对性的推送新冠肺炎防护等相关知识,提高其对疾病的认识,以及个人防护知识,从而增强保护自己、保护周围其他密切接触者的责任意识和防护技能。名单上人员所在地的基层工作人员实行网格化管理,可通过定位、通讯号码等方式与名单上人员逐一主动联系,开展短期监控,对其进行随访测量体温、并根据名单人员具体情况告知建议、督促自我隔离或医学观察。
第三,建立健全公众传染病网络排查平台。对于被精准监查的人员,如发现异常情况,负责监查的基层工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同时,充分发挥群众的力量,在此次疫情中,有不少病例或疑似病例正是由群众通过举报等方式而发现。可建立国家乃至各级的传染病网络排查平台,区别于以往的定点医院或专门机构上报、排查病例,该平台可将传染病排查工作全民化。药店、个体诊所工作人员在工作或诊疗过程中如发现异常病例可通过该平台进行上报;对于邻居家中有疑似病例或来自疫区的人员、或自己在当地接触过来自疫区的人、或有疑似发病症状但未被纳入到上述筛查名单中的人,也可进行此网络上报。
第四,合理配置,避免资源“旱涝不均”。首先是整合资源信息,通过大数据查询了解资源分配态势和需求态势。比如主要查询企业信息数据的一款应用程序,在疫情期间重点梳理了生产前线紧缺医疗防护物资的企业信息,并向相关部门提供了一份防护服、消毒喷雾、医用酒精和红外线体温计等四大类生产企业的列表,详细地梳理了这些企业的区块分布、企业规模以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相关部门拿到名单后快速梳理产能,制定企业医疗补贴政策和专项扶持,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
第五,物资精准投送。在整合物资信息的基础上,对接精准物流是一个重要环节。例如,除了常规的物资供应链运转外,为降低疫区配送人员在高危环境下配送时被感染的风险,一款智能仓储自动导航(AGV)机器人在武汉等地区已参与配送服务。而在河北、内蒙古等农村地区,物流无人机也逐步开展配送工作,为已封闭、隔离的偏远山区提供物流服务。
二、加速推进大数据技术实施,让其充分发挥作用
首先,必须加快统筹数据资源。只有“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才能跑出信心、跑出胜利。当前,应加快成立数据分析团队,并与各部门展开周密合作。同时,应大力号召大数据应用企业,使其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疫情分析的数据资源,如各地“封村”“封路”情况、人群流动情况等。进一步强化对各领域、各渠道数据的系统整合、汇总与归类。一方面,在有效统筹各类数据资源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对人群迁徙路径的动态化描绘,最大限度实现对风险人群的动态监测与防控;另一方面,在透彻掌握疫情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展开对疫情的进一步研判,进而为下一步疫情防控奠定坚实基础。
其次,加强对数据信息资源的管控力度,严厉打击恶意侵犯、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大数据时代的信息共享应当是有原则、有条件的共享。在疫情中出现的泄露旅客个人信息甚至恶意攻击湖北人、武汉人等恶劣行为,严重侵犯个人隐私,与大数据时代倡导的信息共享原则相违背。在疫情持续扩散的当下,我们需要透明化地实现对传染源的追溯,但不能以“追踪传染源”的名义侵犯个人隐私。对此,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媒体效应,对公众加强正向舆论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快出台相关规章制度,加快大数据领域的立法施法,严格明确数据使用权限,实现对个人隐私的有效保护。
再次,加快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开放与共享。患者同程查询工具不久前已上线操作。通过该平台,公众可对近期是否与新冠肺炎患者同程进行精确把握,进而明确自身是否需要隔离观察,对降低传染率起到重要作用。这也是大数据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成功应用的案例之一。但大数据统一信息平台的建设尚显不足,一定程度上使疫情暴发初期各地在资源和人员调配等方面存在很大不足。
三、大数据在新冠疫情中的表现
2019年底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汉暴发,并迅速向全国蔓延。在这个过程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快速发展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疫情期间国家治理的方方面面深度融合,成为科技“战疫”的先锋。
(一)运用大数据技术,强化对新冠疫苗接种数据的归集和分析,助力新冠疫苗“精准”接种。
(二)健康码就是一款大数据产品
1、 首先,健康码融合了多源数据
健康码的实现需要融合公安局、电信运营商、卫健委、社区、海关、采集点、用户自身等方面的数据,
所以,数据是健康码产品成型的重要生产要素。
2、 其次,健康码的生产依赖于规则引擎
健康码的规则引擎就是一系列关于二维码“红、黄、绿”颜色的赋值和判断标准。个人用户录入信息后,通过规则引擎的计算,与后台大数据进行综合比对和研判,根据所命中的规则得到健康码的颜色。规则引擎虽然简单,但它就是一个分类算法或者说是决策模型。
3、 第三,健康码离不开大数据存储技术与云计算的支持
健康码只是在用户界面上的外在表现,其背后是防疫健康信息服务平台。从平台的数据存储角度来看,需要借助PB级别数据存储和扩容的能力,才能支持健康码亿级用户的数据存储;从平台的计算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就是ETL和流处理技术,不管是采用Spark架构的内存计算还是利用Flink的流处理模式,其背后少不了需要集合上千台服务器的计算能力,所以阿里云或腾讯云的强大算力在背后发挥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三)大数据助力全员核酸检测实现应检尽检。
总 结
大数据对新冠疫情的防控、监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疫情管控从全员封闭到局部封闭的进步,各部门信息互通,充分利用,提前防控,控制疫情发生范围,保障经济的发展。当前疫情反复,大数据对疫情的精准预防、监测尤为重要。凡是有利有弊,大数据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比如信息的泄露。不过不要悲观,相信国家的法律。从政治制度、 社会治理和技术运用三个层面反观当前我国疫情信息管理实践活动认为, 疫情信息管理分散化和碎片化、 技术治理有限性、 个人隐私面临泄露风险、 疫情信息管理与疫情防控相互 “割裂” 是面临的主要困境。 为化解上述困境,大数据时代下, 我国重大疫情信息管理需要形成信息共享的整体性信息管理机制, 建成高效便捷的疫情信息服务供给平台, 并健全疫情信息管理的个人隐私保护体系。
以上就是关于《山东成考计算机科学专业论文》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毕业论文资讯,敬请关注《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如您有论文需求或投稿,欢迎发送邮件至:1624136919@qq.com,也可在下方表单信息中填写您的信息,便可得到专业解答哦!〜(✿◠‿◠✿)〜
本文标签:山东毕业论文 论文范文参考 山东成考计算机科学专业论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wzdw.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上传,仅供参考。
2.用户上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互联网信息治量繁杂,本站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真实、准确,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承诺会在1小时内审核并删除相关内容,联系方式:0531-58783396/18615575405,服务时间:8:00~21:00。
3.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用户使用本站资源,应自觉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原作者及本站的合法权益。我们尊重版权并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站小编:0531-58783396/1624136919@qq.com,我们将为您的文章注名,感谢您的分享!
【山东成考计算机科学专业论文】相关文章:
- 如何撰写一篇优秀的教育实践论文?11-12
- 环保工程解决方案:2024年毕业论文...09-20
- 桥梁工程新进展:2024年毕业论文中...09-20
- 智慧城市构建策略:工程类毕业生如何撰...09-20
- 材料科学新纪元:2024年工程类毕业...09-20
- AI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毕业论文创新...09-20
- 从设计到实施:2024年土木工程毕业...09-20
- 智能交通系统构建:2024年工程类毕...09-20
- 绿色能源工程新突破:2024毕业论文...09-20
- 探索智能建造:2024年工程毕业论文...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