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58783396
在线咨询 |  网站导航 |  RSS地图

当前位置: 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 > 论文范文参考 > 艺术论文>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

发布日期:2022-11-04 14:59:54 编辑整理: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 阅读量: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尝试过写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达到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目的。那么,怎么去写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音乐教育专业论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图1)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

  【论文关键词】新教育理念 课程改革 实践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课题组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xx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5

  2潘懋元著.面向21世纪教育目标研讨会报告

  3蔡世贤、吴远雄合著.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师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韦千里著.将教学法贯穿于高师声乐课教学中.艺术探索,1998(1)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2

  【摘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展为我国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保障,教育事业在和谐社会的推动下突显出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当前“专业化”一词成为了评价高校教育的重要指标,一切学科的教学都在注重专业化教学。本文以音乐教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专业水平低给音乐教学带来的不利影响,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音乐;专业化;途径

  “专业化”强调的是在经过本专业的知识学习后,对于知识能够有一个系统全面的理解,在处理问题上也能从最专业科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专业化”能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指标,也是每个学生应该积极靠近的学习目标。只有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才能使自己的音乐只是得到充实。

  一、音乐专业水平低的影响

  音乐教学专业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音乐人才的培养,关系着音乐艺术的发展。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分析,可以看出音乐专业化水平低将会带来很多不良的影响,对当前教育事业的进步造成了巨大的阻碍。

  1、降低教学质量。学生之所以在高校接受教育,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更加专业化,不断提高自己的在各方面的专业水平,这些都是学生希望通过专业教育获得的[1]。而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专业水准,教授的理念内容并不是按照书本上的标准进行,将导致今后的教学工作变得非专业化。

  2、削弱学习兴致。兴趣是所有科目学习的重要前提,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兴趣才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挖掘知识,思考知识,分析知识,让自己的综合水平得到提高。尤其是热爱音乐的学生,渴望接触到专业、新颖的知识内容。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接触到的都是不专业的教学,或者是本专业之外的知识点,其学习积极性将会被削弱。

  3、阻碍教育发展。从整体局势看,音乐作为我国教育事业中的一部分,当其教育水平逐渐下降时,将不可避免的阻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当前是知识竞争的时代,一个国家的教育事业直接影响了未来人才的培养。而专业化水平达不到标准要求,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达不到社会发展需要的。可见,若音乐专业化水平低,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多方面的。

  二、积极开展创新教学

  创新是时代发展的重要主题,当前各项事业在倡导创新,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思想创新等等。为了提升音乐教学的专业化水平,倡导音乐教育创新则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措施。实现音乐教育创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实现:

  1、优化教育观念。对音乐教育不断创新是每个音乐教师需要积极思考的问题,而实现创新的根本在于思想观念的创新,因为人的思想是一切活动的指导者。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达到创新的目的必须在思想观念进行改进更新,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2]。如:讲述到《音乐与电影电视》时,可以设计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研究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创设教学情境。良好的学习情境能够为学生创造理想的教学平台,给学生对知识点留下深刻的印象。尽管教学环境的好坏并不是教师能够决定的,但教师完全可以结合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教学情境,积极创造新型的环境来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帮助。如:在研究本国音乐与国外音乐的差异时,我就先让学生欣赏两段不同的音乐,然后让学生针对其中某一点进行分析,这就很好的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3、更新教学内容。社会时代的进步让很多事物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要不断地更新。对于音乐教育而言,更新教学内容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能够构建出全新的教学课型,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如: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更换不同的音乐体裁,对网络音乐、流行音乐、本土音乐、外国音乐等等进行详细地研究。只要教师的教学思路独特,也就实现了创新的目标。

  三、注重学生个体培养

  学生由于自身的学习环境、成长环境、家庭条件等各种因素存在着差异,使得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呈现出来了各种不同的差异性。这些差异性影响了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专业程度,教师应该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准。

  1、培养音乐能力。当学生学习了充足的音乐理论知识后,还需要对知识进行运用,以了解自身对知识的实际掌握情况。这就需要学生敢于将自己的音乐能力展现出来,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3]。而表演、歌唱则是学生展现音乐的最佳途径。例如:训练合唱时需掌握循序渐进的能力,让声音音色统一和谐。

  2、鼓励音乐创造。音乐水平的专业化必须要依靠音乐知识的运用才能实现。在培养音乐专业的学生时,常常要注重学生个人能力的培养,最好是让学生能根据所学的知识试着自己创作音乐,创作出更多的原创作品。如:在给学生欣赏不同的作品时,我都要求学生将自己的感受记录下来,然后自己揣摩其中的奥秘,这样会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扩散,为创作打下基础。

  3、积累音乐知识。音乐不仅是学科教育的内容,也是社会生活中的文化体现。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运用到的审美观念则是需要不断积累音乐知识,从专业化的角度去分析音乐作品。这就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注重知识的积累,不仅需要积累本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多接触与音乐相关的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这对于自身音乐水平的提高很有帮助。

  四、注重心理素质培养

  心理素质是人自身的一种重要素质,教师在音乐培养过程中也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实施教学。并在需要的时候对学生心理进行调节,让学生能够以正确的心态面对音乐学习。

  1、读懂音乐。读懂音乐涉及到了很多方面,如:作者的创造方式,作品的象征意义等,这并不是单纯的知识学习,而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应该培养学生读懂音乐的心灵,鼓励学生掌握音乐理论,这是提升音乐专业化的必要措施。心理学家认为懂得当代有关学习的理论可不断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2、联系实际。教师展开音乐教学时要对学生的心理实际状况进行了解,以实施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积极接纳所讲述的知识,让教学工作达到理想的成效[4]。心理素质的培养包含了认知、情感、意志等不同的过程,教师应深刻认识到这一点。

  3、培养气。气质能够显现出人的心理活动特征。从事音乐活动的人需要具备灵敏的反应速度,不断追求更高的艺术效果。教师的音乐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其中,让不同气质类型的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好的音乐。

  结论

  教育事业的发展对音乐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平,培养出更多地专业化人才。

  【参考文献】

  [1]马兰.研究音乐教学中进行创新.甘肃教育,20xx,30(12):31-32。

  [2]王之友.当前音乐教学水平提高的措施[M].社会研究,20xx,12(10):5-7.

  [3]彭剑飞.音乐心育艺术[M].浙江大学学报,20xx,40(20):121-122.

  [4]王明中.音乐教学欣赏课中的体会[J].郑州大学学报,10(3):2-4.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3

  1. ”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 “音乐教育”是指普通高等师范院校或者音乐学院中的音乐教育专业。而“音乐表演”则是指音乐学院中的“音乐表演”专业。如:声乐专业、器乐专业、作曲专业等等。 在现行体制下,二者之间最大的相同之处在于:其教学目标都是培养我国急需的各类音乐人才。前者是以培养各类院校的音乐师资为主。后者则是以培养各类艺术院团的音乐表演人才为主。当然,也不排除“音乐教育”能培养出优秀的音乐表演人才,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的人才也可以到各类院校担任教学工作。

  这一点也是由音乐教育特有的互通性所决定的。然而高师音乐教育与音乐学院的音乐表演教学毕竟有着不同的地方,首先表现在两类高校在专业学科设置与专业教学的程度等方面是不尽相同的。前者既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专业技能,同时也要求学生具备作为音乐教师的职业能力。而后者则可能更偏重于专业音乐表演人才的培养。这种差异导致了二者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不同侧重。

  我认为,对音乐教师的培养应是高师音乐教育的主攻方向。音乐学院的音乐表演专业在教学方向上还应有更宽广的层面,即在承担培养各类学校音乐师资和音乐表演人才并不断提高其质量的同时,需要从更加长远的目标着手,逐步培养能承担音乐学各学科专业课题研究、民族音乐文化建设、公众音乐教育普及、音乐知识传播、音乐教育事业建设规划等诸多方面的专业型人才。同时,还应该在提高整体国民艺术素质,发展全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2.关于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学实践

  美国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委员会早在1998年就开始制定了音乐教师标准,从8各方面详尽而具体的规定了音乐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作为音乐教师除了具备音乐专业知识技能外,还应具备全面的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学生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将这些知识不断构建成自身的知识体系,并能够在音乐教育实践中灵活运用。

  在音乐学院的固有教育体系中,长期以来受“专长教育”意识的影响,似乎已经习惯于以培养“专业继承人才”为教学目标。致使专业重点过细、专业口径过窄、专业师资过于单一,学生音乐基础理论知识不宽、文化素质不高、适应能力不强的现象出现。以至于有家长发出“我的孩子因为文化课成绩不好,所以只有考音乐院校”这样的感叹!甚至诸多音乐学院的毕业生也呈现 “功利意识太强、专业知识面太窄、文化底蕴太过薄弱”的特点。究其原因, 教学理念的偏差与课程规划的不合理可以说是首当其冲。

  要纠正目前我国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诸多不足,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强调“音乐教育”的实践能力:培养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必须认识到,“音乐教育”是面向社会公众的教学方向。所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应当始终考虑并努力改善的教学重点之一。

  2.1.1综合音乐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从“一专而长”到“多专并长”。如:在学生参加的各类艺术实践(校内演唱汇报、校外公开音乐会、专业技能比赛、舞台实践活动、社会音乐活动、音乐作品创作实践等)中,训练学生的自主能力,从拟定计划开始、经过组织排练、到实施具体的实践演出活动、再到最后总结存在的问题与实践收获。培养学生从事综合性音乐活动的实际能力,并从社会公众对音乐的认知角度评价其质量与意义,这对于培养学生综合音乐素质将大有裨益。

  2.1.2音乐教育实践能力。可分为“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两类形式。鼓励学生自己寻找实习单位或进行社会调查,在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化、公众音乐知识普及、对外音乐交流等方面开展实践。同时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撰写与提交有一定深度的实习研究报告,锻炼学生在进行音乐文化与音乐专业知识的传播、辅导、教学、交流等方面的实践能力从而使其积累必要而可贵的实践经验。

  2.2.对照“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向根据各地音乐学院实际实施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以下四个试点课程板块调整。

  2.2.1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必修课,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执行。

  2.2.2专业基础课:视唱练耳、乐理、和声、复调、曲式、音乐风格与体裁、合唱与指挥、钢琴基础、形体与舞蹈、曲式与作品分析等;音乐教育专业课:教育心理学、音乐心理学、音乐传媒学教育心理学、教育学、教学实习等;声乐理论与演唱:声乐(小组课、个别课)、艺术指导 课、歌唱呼吸训练课、声乐教学法等;器乐基础与演奏:器乐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民族民间音乐等。 2.2.3公共选修课:在全院范围内跨系选修并取得学分的课程;专业选修课:在“音乐教育”系或专业内可选修并取得学分的课程。 专题讲座:由本校专家和校外专家主讲的相关研究专题、文化专题、艺术实践专题等

  ,由学生撰写报告根据实践情况给予计算学分。

  2.3教学方法与授业形式应有所改革

  当前音乐教育的教学,基本上仍是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单项技能传授”,这容易因教师自身专业水平高低和艺术特点的不同,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的获得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对培养全面发展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是不利的。

  2.3.1首先,应考虑将“单项技能传授”的教学方法逐步调整为“多项知识综合教授”,即力求技能点与知识面的有机统一,既掌握了独立的专业知识(如声乐、器乐等)又能与系统的综合性知识(如音乐史、专业教学法、教学心理学、舞台实践经验等)融会贯通。而过去常有的“一学期唱几首歌、一年弹几支曲”的现象则必须避免。

  因此,我们提倡把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前后连贯、左右疏通”, 使其形成“立体”的逻辑思维和综合运用理解的能力。练“视唱”的时候增加对视唱乐曲的“旋律与和声”讲析;分析音乐作品时应讲到其涉及到的音乐史、文化史的深层背景知识。

  2.3.2从专业教师“一对一或一对几的教学”里我们不难看出,现今音乐学院的音乐教育”的专业教师大多是“单一专业“教学体制培养出来的,所以或多或少的带有一定的单一专业的局限性。

  2.3.3在保证音乐教育学科体系科学性与系统性的前提下, 本着让学生具备多元化知识结构的原则,适当调整专业必修课程,增加开设专业选修课程,强调选修课程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培养学生对不同知识的探究意愿,拓宽学生的认知面,强调其综合素质的培养,为社会输送具备多元化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音乐教育人才。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专业要在教学实践的改革中有所进步并取得实效,笔者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作为教育机构的相关高校,是否能在当前教育改革现状富于变化与高速发展过程之中,准确的把握住教育改革的正确方向,合理定位各专业学科的本质特点,狠抓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

  从提高全民整体文化素质的思想高度,以一种大教育、大文化的发展的目光,去努力关注音乐教育事业,推进符合中国国情的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学概论[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

  [2] 王跃珍.试论高师教育改革发展的几个问题 [J] 音乐探索,20xx(2)

  [3] 蔡世贤、吴远雄.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突出示范性——探索新的面向21世纪的教学体系[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xx.

  [4]教育部.国家音乐课程标准[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

  [5] 吕玲、冯坚.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探索高师声乐教育改革[J].中国声乐、20xx(3)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4

  一、如何才能找到正规的帮写机构。

  论文帮写机构的正规与否,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资金安全和论文质量,而网上的帮写机构数不胜数,如何才能在成千上百的帮写机构中找到合适的呢,这些方法不容错过。

  1、自身网站排名靠前的。

  正规的帮写机构,很多时候都是不缺客源的,大量的点击率、成交量、好评率会让该帮写机构在在百度、360等搜索平台的排名靠前,并长期稳定活跃。

  2、网站布局合理的。

  网站的布局是一个帮写机构的门面,一定程度上会让客户决定是否要选择该家帮写,所以凡是正规一点的帮写,都是注重自身网站布局,并且有实力让布局精美、合理。

  3、有完善服务流程的。

  正规的帮写机构,会制定一套完善的服务流程,全程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不会东一下西一下,做事没章程。

  二、帮写音乐论文的价格是多少?

  了解帮写的价格也很重要,很多人都在价格上吃了亏,所以这里重点说明,音乐作为一个大专业,下面还细分了4类小的专业:声乐专业、器乐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录音专业,不同专业的帮写价格都不同。

  论文专业

  字数

  价格

  声乐专业

  4000字以下

  500元/篇

  4000字以上

  加收100元/千字

  器乐专业

  5000字以下

  800元/篇

  5000字以上

  加收140元/千字

  音乐教育专业

  5000字以下

  800元/篇

  5000字以上

  加收100元/千字

  录音专业

  6000字以下

  1200元/篇

  6000字以下

  加收130元/千字

  三、帮写音乐论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帮写方式的选择。

  论文帮写的方式有很多,大致分为网络、线下、个人帮写这几类,其中个人帮写的风险性是最高的,特别是陌生的个人帮写,不管是资金还是售后都没保证,大家最好选择熟知的,或者是正规的大型帮写机构/公司。

  2、帮写的最终价格。

  这里说的是帮写的最终价格,有些骗子帮写前期报价很低,但是不包售后,如需售后要另收费,这个时候主动权就在帮写手里了,所以要找一次性包含全价的帮写。

  3、注意付款的方式。

  正规的帮写,都是先付定金,再结余款,不会在没写稿前,就让客户支付全款,并且采用的支付方式,基本为微信、支付宝、银行卡这几类。

  四、帮写音乐论文前,需做好哪些准备?

  为提高帮写的效率,早日完成帮写事宜,大家应做好以下这些准备:

  1、时间准备。

  音乐论文的帮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如果是音乐职称论文,后续还会涉及到发表等问题,所以为了不错稿交稿日期,大家应提前做好时间准备。

  2、论文写作要求准备。

  在帮写前,一定好想好自己的帮写要求,包括专业、题目、字数、截稿日期、查重率等等,这些要求不仅会影响后续的报价,而且后续写手帮写也是按照这些要求来写作的,即使出现问题需要修改,也是按照这些来修改的。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5

  一、当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学生素养不统一

  但是随着学生数量不断涌现,学生音乐素养基础、钢琴基础的情况产生较大的差异性,有的学生从小开始学习钢琴,基础功底扎实,而部分学生由于自身个人发展原因,学习钢琴时间较短,因此就导致了学生之间的钢琴基础和音乐素养的差距不断拉大。

  (二)教学模式与资源滞后

  当下的钢琴教学中,教师更多的还是沿袭旧有的钢琴教学模式,注重技能的教学,而在教学的理念、课程内容的丰富设置、文化修养、方式的多样化和评价方式的合理化上缺乏突破,不能满足多变的学生教学情况。同时教学的设备也较为老旧,虽然有部分的更新,但是并不能在设备得到充分全面地引入新装备,从而教学资源在数量上和品质上都有所缺乏。

  (三)缺乏教学理论体系

  在教学内容中过分的重视钢琴表现的技艺,忽略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缺乏对钢琴全面系统的知识理论体系建设。对于钢琴相关理论知识、文化知识缺乏有效地教授,学生们更多的只是纯技能的钢琴演奏者,而缺乏对音乐本身文化内涵的体会,同时教学内容的随意性也较大,缺乏有效全面系统的教学,教学缺乏科学性。

  (四)教师资源匮乏

  学生钢琴学习中,教师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品质。教师不仅要懂得钢琴技术的表现,对于钢琴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音乐相关的文化也要有深入的了解,了解音乐背后的文化底蕴,让钢琴教学不仅仅是技术教学,更多的是艺术欣赏力、表现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而现有的教师资源十分匮乏,一个老师需要教授大量学生,没有办法达到精细化教学的效果。同时由于音乐专业的人才就业渠道逐步广泛,特别是我国艺术领域蓬勃发展的今天,因此较少的高端人才愿意在学校进行教学工作,导致学校的师资水平发展有限,教师队伍无法得到有效的发展。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应对策略

  (一)完善健全教学大纲

  让钢琴教学相关音乐艺术学习内容进行完善的知识体系建立,让钢琴的技术、技巧、理论、文化知识、艺术修养教授进行有效的综合整理,加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完整性。科学的按照教学分级对课程进行有效的安排,将不同阶段学习的目的、重点进行有效的拟定,并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和内容。避免教学内容的随意性,同时要兼具学生整体的钢琴基础情况。

  (二)教学模式的科学化改善

  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特点及学成就业方向考虑,专业教师除了为学生科学地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方法以及形成学生规范、正确的学习能力外,更应该把钢琴教学法渗透到课堂中,不仅要会学、会练,更要会教。对于学生的个体情况,要进行学生水平的评估,而后进行小组划分学习,让水平一致的学生进行小组个性化学习,除了针对学生能力的弱点进行有效的弥补,还可以在课堂中安排学生互相教学,提高教学实践能力,提升学习效率;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以采用一对一的、个性化的拔高教学,让其钢琴演奏能力有更进一步的提升,符合其自身对个人钢琴能力提升的要求。避免笼统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对于钢琴学习的基本内容进行大课堂的机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为学生讲述钢琴学习的基本性方法,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能力,做出高校钢琴学习的基本任务要求。

  (三)强化钢传统钢琴教学优势

  钢琴教学的传统教学有着诸多教学优点,因此需要吸取精华予以继承。要强调学生节奏感、歌唱艺术、记忆力等能力的培养。基础的节奏感训练需要贯穿教学始终,要让节奏感具有伸缩的灵活特性,在作品学习之前要注重对其拍号的全面掌握体会,充分理解音乐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以及钢琴主体所应该表达的意义。懂得音乐作品的旋律,其音调的走向、情感表达的波动等,指导学生懂得钢琴歌唱旋律的特点以及情感因素,通过这种方式来更加表现钢琴音乐的情感表达。强化学生的视听、逻辑和动作的记忆力训练,对节奏、音等技艺进行强化训练,可以加入短句的模仿歌唱来帮助其记忆力训练。

  (四)注重钢琴的理论课程学习

  加强学生的理论课程学习,对钢琴的整体知识有全面认识,让其对于不同音乐有更深入的历史文化了解,以及演奏方式,从而有效表现不同音乐风格。特别是师范类的学生,对于钢琴理论知识的了解更加不可缺少,充分地了解音乐作品和钢琴背后身后的文化底蕴。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6

  摘 要:音乐教育专业作为我国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更是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关键词:音乐教育专业、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音乐教育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音乐师资,他们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人才的重担。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我国中小学音乐教师素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是随着国际上对于各国音乐类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兴起的而提出,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所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音乐教育专业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可以说音乐教育专业是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的重要途径。

  一 、音乐教育专业具有传承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科责任

  大学作为人类文化(遗产)的传习地,应当倡导更加开放、平等、民主,更具世界文化交融、竞争和创新活力的教育理念。大学现行教育知识体系中应当反映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 。有关我国高等音乐教育中培养音乐师资的音乐教育专业是否在自身的教育体系当中反映了本土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性和文化价值,并且能否承担起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的责任,还需要进行研究。基于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音乐教育专业中传承时,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科责任,本研究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1 、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的分析

  培养目标是学科专业发展的方向,只有确立明确的目标才能据此采取具体的措施以达到培养目标的实现。我国音乐教育专业从始创阶段就以“中学及师范音乐师资”的培养为目标。早在1952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发试行的《关于高等师范学校的规定(草案)》对全国高等师范的办学方向做了统一规定,规定以培养中等学校的音乐师资为主。

  1987年5月,国家教委在天津召开“高等师范院校本科专业目录审订会”。会议对原有的22个基本专业目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高师音乐专业”改名为“音乐教育专业” 。这次会议使得音乐教育专业这一名称以首次确立,也对这一专业的培养目标作了更为明确的规定。这一方向规定了它从课程设置到日常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都必须确保培养既掌握与时俱进的音乐专业知识、技能技巧,又掌握基本教育理论和音乐学科教学法的毕业生。这是音乐教育专业有别于音乐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标志。

  20xx年12月29日教育部印发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在该通知中进一步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教育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学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音乐教育工作者。总之,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培养高中、初中、小学及幼儿的音乐教育师资。

  2、对我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分析

  我国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及学时、学分分配要求方面,要求:各类课程的课内总学时为2600—2800学时,其中公共课程约720学时(按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专业课程为1900—2100学时,按110—115学分安排。其中专业课程由必修课、选修课及地方和学校课程组成。

  就如教育部教体艺[20xx]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中所表达的:这种专业课程设置除了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课程之外,突出的强调了“地方和学校课程”。可见教育部明确了音乐教育专业“增大学校课程设置的自由度。基本思路为:必修课程学科化,选修课程类型化,地方和学校课程特色化。 各校可参照《课程方案》中建议的科目开设选修课,也可根据各自的资源和特长开设相应类别的选修课,以充分发挥本校优势和地域优势,办出各自的特色。”(见教育部教体艺[20xx]12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教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指导方案》说明)。

  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性需要各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参与

  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保护与传承是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需要多方的合作和参与,高等院校担负教学科研的双重任务,在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传承、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深信,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格、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文化创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我国各个民族的文化生成背景及音乐构造特征的不同,也决定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内容、形式、方法、途径有所不同。我国的各个省份都有本地区的师范院校,这些院校一般都开设有音乐教育专业。在研究本地区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他们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也是他们培养本地区音乐教育师资的使命。

  在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我们注意到,口传心授是一直是中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最普遍的一种传承方式。在这个高速信息化、物质化的社会当中,许多的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仍然继续按照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无异于自己画地为牢,故步自封。音乐教育专业在中国各个省份普遍开设,其本身固有的文化教育优势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样化传承提供了教育的平台。

  可以说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内容既是所有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员的使命,更是从事音乐研究及教育人员的责任。由此看来在我国各个省份的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大力提倡进行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未尝不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7

  一、音乐教育在中学教育中具有特殊意义。

  1、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育是通过培养对音响的审美因素的反应来进行的感觉教育”。大量地、广泛地音乐作品,在中学音乐教育中,以歌唱、器乐、欣赏等方式,增进了学生对音乐美的认识、理解、鉴赏、创造的能力。丰富多彩地教学形式、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感知觉,从而在主观情感上得到审美体验,情感升华、心灵净化,这样获得的音乐教育要比任何说教来得自然与真实。在审美教育的同时又融入了思想品德教育。正如贝多芬说:“音乐使人的心灵爆发出火花”。中学音乐教育是培养“爱乐人”的摇篮。

  2、现代音乐教育的教学目标明确

  音乐教育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追求真善美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我国现阶段音乐教育目标明确规定为:音乐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使学生具有感受、表现、欣赏音乐的能力;扩大文化视野,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个性的核心发展,培养合作意识,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弘扬民族音乐是目前中学音乐教育中重要的内容,使年轻一代了解、熟悉、热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达到音乐教育的社会目标。

  3、音乐的功能是音乐教育的前提

  音乐的功能主要概括为三个层面:物理、生理、心理。音乐作为一种声音,是自然的物理现象;人在有意或无意中生理上都会受音乐的影响;音乐对人的心理所产生的作用是双向性的,使音乐教育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平衡和谐发展。音乐教育是其他学科教育不可替代的,这是音乐自身的美所决定的。“音乐美是一种独特的只为音乐所特有的美。这是一种不依附;不需要外来内容的美,它存在于乐音,以及乐音的艺术组合中。优美悦耳的音响之间的巧妙关系,它们之间的协调和对抗、追逐和遇合,飞跃和消逝,──这些东西以自由的形式呈现在我们直观的心灵面前,并且使我们感到美的愉快”。

  二、中学音乐教育与德育

  1、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培养高尚道德品质,这就是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把那些高度发展的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我依然……”。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由然而升,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夕夕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2、音乐审美体验的积淀,使德育教育更深入人心

  从音乐审美体验中获得了真善美。例如,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会”二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真;“呈示部主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善;“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美。注重情感的体验,从而在音乐中获得了真善美。“音乐是一种毫不虚伪地反映人和人民的道德品质的语言”。

  3、对音乐教育者的要求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又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音乐教育正面临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更要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的行为、思想去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

  4、中学音乐教育与德育之间的关系

  ①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中收获德育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是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1年的历史,但学生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②音乐教育与时代接轨的必要性

  二十一世纪需要全面型的、高素质的人才和充满激情、正直的人。音乐教育应义不容辞地起到广泛而深远地作用,反映时代的最强音。音乐教育也是随时代的发展、社会重大的变革,有所突破和挖掘,有目的的培养和发展中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当前音乐是纷繁的,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这广阔的音乐海洋。教师与学生需要沟通,相互学习,最终是使学生达到中学音乐教育目标。

  ③在音乐实践中培养德育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在实践中学生们成为传播“真善美”的小使者。在多次艺术节、合唱节比赛中,学生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德将无法完成。

  中学时代的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目的都是要培养附和时代发展所需的优秀人才。以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教育才会产生效果。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无时无刻不在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真善美从音乐教育中获得。

  参考文献

  注:

  ①引自《西方哲学家、文学家、音乐家论音乐》第10页

  ②引自《论音乐的美》第38页

  ③引自《乔治.艾涅斯库的创作在罗马尼亚音乐中的作用长地位》载《音乐译文1958年第2辑第56页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8

  〔摘要〕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倾向技艺、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等。一言概之为重专业技能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以此导致的后果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需求,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根据自身发展状况结合“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主要从三个方面对音乐教育培养模式进行思考。第一,明晰师范性音乐教育培养目标。第二,丰富应用型音乐教育实践内容。第三,建立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以期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教学规律,具备乐教、能教、善教意识,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的创新型音乐教育者。

  〔关键词〕高师;音乐教师;培养模式;湖北师范大学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模式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模糊不清、教学内容倾向技艺、评价体系过于单一等。一言概之为重专业技能学习,轻综合素质培养。以此导致的后果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难以符合社会需求,高师教育与基础教育严重脱节。此类问题成为制约高师音乐教育发展的瓶颈和阻碍师范院校音乐学科发展的鸿沟。从总体环境来看,高师院校音乐教育专业近十年获得了飞跃的发展,各地师范院校纷纷开设了音乐教育专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提高教学质量、稳固学科基础、创新教育特色,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近年来致力于探索音乐教育发展之新思路,摒弃不符合时代要求陈旧教育理念,力求为本地区乃至全国培养更优秀的音乐教育人才。从自身发展来看,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于20xx年正式创建。现有音乐学、舞蹈学和舞蹈表演及播音主持四个专业。20xx年开始招收课程与教学论(音乐)、音乐美学等方向的硕士研究生。20xx年成为“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艺术硕士学位授权点。自20xx年起开始招收艺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音乐学院自身的快速发展与音乐教育培养模式的陈旧形成了一个矛盾共同体,迫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新的音乐教育模式。综合内外因素的考量,音乐学院诚邀兄弟院校专家教授、地方音乐教育同行多次举行会议,共同探讨我院学科建设发展之路。以期培养开阔的教育视野以及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能力,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中学音乐教育专家型潜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二、明晰师范性音乐教育培养目标

  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到底要培养具有什么样的音乐人才呢?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呢?是培养专业音乐表演人才抑或是音乐教育人才?这个问题一直较为模糊而处境尴尬。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音乐教育———这不是培养音乐家,而首先是培养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具有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人,而不是音乐专业人士。①毫无疑问,高师音乐院校应该是以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人才为终极目标的,而非音乐表演人才。很多高师院校在理念上是认同这一观点的,但在课程设置上却倾向于模仿专业音乐院校,课程设置中钢琴、声乐等技能性课程比重较大,对其他教师教育类课程相对忽视。诚然,期望能培养出优秀的演奏家、演唱家的愿望无可厚非,但师范类音乐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通过四年的学习将学生培养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应具有的教师素质既是全面的而非单一的,既是人生导师也是音乐教育者,既有教师水平也有专业能力,既有班级管理能力也有音乐引导能力。因此,高师音乐教育培养目标不能简单地以某种专业技巧的提升为主要目标,而应以完善的教师职业素质为首要任务。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新时期背景下结合“卓越音乐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转变教育理念,重新定义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基础教育教学规律,开阔的教育视野以及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发展能力,尤其是具备乐教、能教、善教意识,具有扎实音乐专业功底、能完全胜任中学音乐教学、管理和教育科研工作,具有中学音乐教育专家型潜质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具体表述为:第一,具有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高尚,献身教育事业,追求卓越教育,教育视野开阔,敬业爱岗,爱生乐教,严谨治学,人格健全,团结协作,不断进取。第二,具有厚实的学科功底。专业基础课程、学位课程、教育类理论课程成绩优良。第三,具有扎实的专业技能。普通话、英语、计算机水平三项中至少有两项比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毕业应达到的等级至少高出一个等级(必须是国家测试等级);其他必修的教师职业技能必须达到学校测评的良及以上等级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至少具有1项特长。第四,具有良好的科研素质。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教师科研,并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成功申报并完成1项校级及以上教育科研项目。如果该研究成果公开发表,可替做毕业论文。第五,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具有开拓进取、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意识和首创精神。不断去研究新情况,探索新方法,新路子,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从而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实现新提高、寻求新突破,不断超越自我。第六,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不断拓宽自己知识的广度和视野,不断提高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层面,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储备宽广的跨学科、跨专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根据卓越计划项目而修改制定的培养目标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专业技能发展的状况,强调音乐教育在知识及相关知识领域的全面性。并突出了音乐教师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在毕业之时顺利入职、适应工作环境、挖掘自身潜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丰富应用型音乐教育实践内容

  高师音乐教育主要培养中学音乐教师队伍。因此,教育实践环节是他们必须参与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知识结合,同时也是他们走向教师岗位的前期准备。教育活动本身是一种社会实践,是一种改造、培育人类本身的活动。教育科学本身也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②音乐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因此,音乐教育科学研究更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③但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实践内容上还存在诸多缺失,难以使学生通过相应地实践环节后成为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主要表现为实践次数较少、实践内容单一等方面。针对此类问题,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进行了相应改革。推行分级实习制。分级实习制是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一次实习的制度,促使学生及时发现知识结构、职业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并加以改进,以期通过学习-实践-学习的循环反复巩固知识水平、教师能力。在以往的课程设置上只在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安排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期。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发现了自身在知识结构上、班级管理上尚存诸多问题,此时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想通过努力学习弥补不足。但却难以再有时间回归课堂。因此,改变现存的单一实习制以促进学生教师能力发展成为我们急切解决的问题了。丰富实践内容形式。过去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内容主要由专场演出组成。这能较好地促进学生在专业技能上的学习,提高学生在器乐、声乐上的表演能力。但作为未来的师资力量只强化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提升作为一名教师的其他能力。为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教师潜质,我们进一步丰富了音乐教育实践内容形式,将实践内容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教师教育实践模块,一个是专业技能实践模块。教师教育实践内容包括教师礼仪、教师职业技能基础训练(普通话、粉笔字、毛笔字)、班主任管理与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中学音乐教学设计基础、中学音乐教材分析与研究、音乐软件的应用与网络学习、“我的教师梦”演讲比赛等。这些实践内容旨在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将一名优秀的中学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听、说、读、写等能力逐步提高。专业技能实践内容包括艺术沙龙(音乐与诗歌研讨活动、地方音乐文化研讨活动等)、中学音乐教学设计、优秀中学音乐教师案例分析、小乐器制作与合奏、中学舞蹈创编、校外中学音乐课堂见习等。这部分实践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巧及专业相关知识的能力,奠定学生的专业基础。

  四、建立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

  在培养方式上,建立双导师制的指导制度。以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为轴心点,加强建立与地区音乐教研室、地区各中学合作平台,打造开放式卓越音乐教师培养模式。使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专任教师与中学一线实践指导教师形成“共同体”,共同制定见习培训方案与目标。具体措施为:1、校内教师与校外中学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全程相结合。聘请本地区各中学的优秀音乐教师,通过特聘方式把这些教师纳入到高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实践导师队伍中,使这些导师在卓越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上发挥其特长,促进其教师专业发展。2、音乐理论学习与中学音乐教学实践体验相结合。以三位学生为一组配备学院教学理论指导教师和中学实践指导教师,使学生能够从不同学术背景的资深教师处获得切实的指导。由校内导师、中学导师共同授课、指导,实践与理论相结合。采取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学生共同学习与个性音乐习相结合。通过形式多样的比赛、课外活动等形式,带动、促进学生能力提升。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第一至第六学期,每学期都设有教育见习周,要求学生和指导教师都要亲自到中学进行观察和学习。将教育实习时间延长至一个完整学期,第八学期的毕业论文题目由“双导师”共同协商确定,中学一线实践指导教师提供论文的实践资源。3、应用音乐理论知识与解决音乐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相结合。大学一、二年级时期校内指导教师跟踪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情况,并及时做好指导工作。校外中学一线教师则根据学生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大学三年级时中学一线教师根据学生出现的教学问题给予一定的提示,逐步过渡到由学生自行解决问题阶段。大学四年级则完全由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思问题,最终获得完整的音乐教师职业能力。

  五、结语

  湖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针对音乐教育专业新型培养模式探究主要从三个维度进行了思考。明晰培养目标是对培养模式探究关键所在,有了清晰的培养目标就有了正确的导向,才能制定相应的培养计划,继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培养合乎社会需求的音乐教育人才。丰富的音乐教育实践内容则是强化音乐知识结构,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举措,是巩固理论完善职业素养的有力保证。构建贯穿大学四年的双导师指导培养方式则能及时地了解基础音乐教育的动态和自我不足,适时地作出调整以更好地完善自身。通过以上培养模式的更新,以期培养“以人(生)为本”音乐教育理念具有优秀的专业技能(演唱、演奏、示范、解读)、良好的职业能力(沟通、交流、协调、合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卓越中学音乐教师。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9

  引言

  对于基本的素质教育而言,音乐教育是一门较为基础的学科。从本质上来讲,素质教育和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在素质教育中充分体现音乐教育的作用,是现代社会的要求,更是时代的一种趋势,是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我国教委提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时候,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也要重视音乐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这对于音乐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大的平台。本文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阐述了音乐教育的本质,分析了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最后对素质教育中进行音乐教育提供了几点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音乐教育的本质

  生产力发展的一大成果就是音乐教育,音乐教育是在物质文明基础上建立的,是把音乐作为主要的对象来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音乐教育是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传承社会文化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对人的综合素质有提升作用的社会活动。音乐教育面向的是青少年和儿童,它对于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有着间接的反映作用,对统治阶级的主流思想意识起到了体现的作用。音乐教育是艺术教育中的一部分,它不单单对艺术美有展现的作用,并且还有审美教育的作用。所以说,音乐教育的本质就是对美的审判的学习,它是通过音乐来作为一种媒介而进行的审美教育。

  二、音乐教育的最终目

  素质教育在教学培养时会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德育素质指的就是青少年正确的爱国主义情感,正确的政治理念以及集体主力的思想观念、信念、道德理想和行为等。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有很多种方式,但是音乐教育起到的作用是德育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发展来说,音乐教育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它可以让学生学会审美,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并且音乐也是能够表达并且激发感情的一种艺术,爱国之情、振奋之心等德育教育都能够通过好的歌曲来进行表达。此外,音乐教育还可以群体进行,让学生具有一定的集体意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和作用,体会到自身价值在群体中的实现,这样能够激发他们对集体活动的热情。

  三、如何在素质教育中进行音乐教育

  (一)分层要求和分层测试

  因为在高职院校内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心智水平是不同的,所以说,我们对待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因材施教,按照素质教育规定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教学。我们可以把音乐教育的教学模式分层处理,第一层就是准确把握好音乐的相关节奏,要做到吐字和发音足够清晰,能够对不同的器乐作品和声乐进行辨别;第二层是能够表现作品的演奏、歌唱和视唱等,对合唱中音色、发音以及各种乐器都能够有所区分,用不同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教学测试,这样可以对学生的热情有所激发,引起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从而使音乐教育得到发展,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完善。

  (二)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一个地方,是为了学生发展各自的特长提供舞台的场所。所以说,青少年在进行文化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利用好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加强自身的训练,培养自身对音乐的兴趣。比如说,在宿舍的时候,可以联合舍友一起创造舍歌,加入属于自己的一份创意,让学生和学生之间进行竞争,促进学生对于音乐教育的热爱。通过实践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结语

  通过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看出,音乐教育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音乐素养和修养的体现,是一个国家、民族、社会的文明发展、文化修养、生活质量和精神风貌的体现。所以说,音乐教育对于人类的文明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音乐可以渗透到人的灵魂深处,让人们获得一种超越科学的启迪。素质教育中明确指出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也为学校的艺术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较为广阔的平台,音乐教育也开始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艺术教育开始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新的挑战。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努力发展素质教育,让音乐教育发挥好它对于素质教育的作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让音乐教育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0

  摘要:高职高专学校的教育目的是培养适合市场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声乐教学是学校为了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职业能力而创办的教学课程。本文通过对高职高专声乐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

  关键词:高职高专;声乐;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改革

  高职高专声乐课程是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核心课程,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歌唱技能,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同时,也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高职高专院校应该着重强调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发展和完善好高等音乐教育。

  一、高职高专声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很多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方面也更侧重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声乐课程作为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技能课程,被列为高职高专院校的重点教育课程。笔者通过对一些高职高专院校声乐教学相关文献的研究调查,发现了各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高职高专院校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面临着严重的挑战,很多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会感觉到有压力,学校领导不仅担心招不到学生,更担心招到的学生声乐基础差,这给声乐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压力。

  (二)没有建立良好的师资团队。很多高职高专院校音乐教师力量不够平衡,有些发展时间比较长的院校,师资力量相对会比较强,但是也有许多新升格的院校,因为学校发展的时间短,导致师资团队之间没有得到充分的完善和磨合,所以师资力量就会较弱。

  (三)声乐专业教学模式不够完善。许多高职高专院校都是采取一对一上课、小组课以及集体大课的教学模式,大都忽略了声乐专业的学生进校的基础,采用一名教师对多名学生进行声乐教学授课方式,不能兼顾到每一个学生,导致学生学习声乐的积极性不高。

  二、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的安排与改革

  (一)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的安排。高职高专声乐课内容的安排决定了声乐课程的教学效果。发声技巧和歌曲演唱是高职高专声乐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声技巧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歌唱中的艺术嗓音,包括了歌唱的气息、位置、语言等。歌曲演唱则是提高学生声乐专业素养的重要保障。在学习声乐发声技巧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给学生传授一些发声技巧的基础理论知识,让实际练习与基础理论相结合,学生在掌握技巧的同时,也可以对理论知识有所了解。并且教师在一边讲解理论的时候可以一边引导学生们进行练习。教师也可以多创设一些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发声技巧的课堂活动。这样,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发声技能,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声乐发声技巧的积极性。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否掌握了正确的发声技巧,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小学的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唱歌为主,所以教师的范唱能力很重要,好的范唱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要使范唱具有感染力,就要求音乐教师具有一定的声乐水平。同时,小学生的嗓音还没有完全的发育好,只有正确的歌唱方法才能保护其在变声后仍然拥有健康的嗓音。所以,高职高专院校的声乐教师应该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发声技巧训练,有助于保证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未来职业发展。

  (二)高职高专声乐课程内容的改革。传统的声乐教学只注重声乐的演唱技巧的训练,通过研究调查我们发现这种教学方式是不能在真正意义上满足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的。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对声乐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1.增加声乐理论课。教师在理论大课上给学生讲声乐艺术的呼吸原理、通道原理、演唱器官运动原理以及发声与咬字原则等基础理论知识,比如歌唱的呼吸是不同于生活的呼吸的,它是带有意识的、有目的性和技巧性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躺时感受歌唱呼吸的正确运动途径和感觉,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记忆。2.加强对学生声乐教学能力的培养。成功的教学方式不是通过强制性的手段来对学生进行施教的。在声乐演唱中,咬字吐字是否清晰,也直接影响着音乐演唱的成败。有些同学在唱高音的时候经常会吐字不清,教师就通过让口腔“打哈欠”的方式帮助学生抬起上颚,然后依照这种方法对演唱的歌曲进行了反复的训练,学生经过不断的练习和总结,发现了在演唱歌曲的高音部分,应该注重打开口腔,使口腔和胸腔产生共鸣,从而提高咬字的准确率[2]。通过“打哈欠”的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在声乐演唱中咬字的准确性,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声乐教学能力。

  三、高职高专声乐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转变声乐课堂的教学模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新课改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首先,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就业岗位,根据音乐教学专业的岗位需求,教师应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积极的创新和改变课堂的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声乐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采用一对一的教学形式,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让学生觉得声乐学习乏味枯燥,降低了对声乐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声乐学习基础,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声乐小组,进行分组教学。声乐小组课作为声乐个别课的延伸和扩展,在声乐教学中也占据重要的位置。声乐小组课的教学方式包括以下两种:1.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让同一个小组的学生一起练声,然后再逐个演唱教师布置的曲目,学生依次演唱过后,进行互相评议,比如“他刚才演唱的这首《北国之春》,不仅旋律舒缓,同时情感的表达也很抒情,让我不禁思念起了我的家乡”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声乐水平,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2.以排练、观摩、实践教学的方式为主。声乐教师应该把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声乐表演、组织和创编能力。比如聂耳的《铁蹄下的歌女》,学生在进行二次创作时,一定正确的安排气口,把在个别课中学习的声乐演唱技巧进行二度创作。同时,教师也要将重唱、小组唱、歌表演等表演形式带入课堂,把课堂搬上舞台,通过对学生每一次在众人面前的表演,每一次的舞台演出,锻炼学生的胆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调控自我情绪的能力,也能克服学生怯场的心理。在声乐小组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其他同学的节目进行观摩,取长补短,并学会自己编排节目。比如说教师可以阶段性地让学生自己策划、筹备、编排一场小汇报演出,教师在进行辅导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有机会自编自导自演,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合理的制定声乐教学的方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课堂教学是声乐课的基础。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改变原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大学生声乐组合的合唱教学,同时也要适当的保留原有的声乐独唱技巧。教师也可以根据音乐体裁的需求,灵活的组织和调整声乐曲目的内容以及编排。以声乐组合唱排练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音乐素养制定课堂教学方案,比如说可以选择一对一上课,当然,这部分学生要不就是声音条件好的,要不就是音乐素养特别高的,再者就是能发挥出其独唱能力的学生。还有一种就是选择以5人为一组的可以二节连上的小组课,这部分的学生大多数都属于中等生,在形象以及音准方面还有发展的空间。第三种就是大概在15人左右的二节连上小组课,但是这部分学生整体的音乐基础都比较薄弱。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声乐练习的场地,并且在练习过程中,学生的穿着一定要大方得体,尤其是女同学,更要注重自身的体态形象。上课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习舞台步,从登上舞台的一刻就要做到按照舞台步走到自己的位置。久而久之,便会帮助学生提高声乐的素养以及舞台的肢体语言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程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模式的改革,对高职高专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从声乐发声技巧入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职业能力。高职高专院校应该加强创新声乐课程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声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为社会培养出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贝莉.创新方法改革形式———论高职高专的声乐教学[J].艺海,20xx,(10):130-131.

  [2]刘明华.基于能力培养的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探讨[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xx,(01):211-213.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1

  摘 要:视唱练耳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技能理论课,它涉及到培养一个人的视唱、音乐听辨以及乐曲表达等多方面综合能力,历来受到从事音乐专业教育的人们的重视。本文就视唱练耳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应对措施,对如何提升视唱练耳的教学质量进行一些思考。

  关键词:视唱练耳;课程综合性;现状分析;改进措施。

  第十三届CCTV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圆满落下帷幕。同往年相比,本次大赛首次纳入的合唱比赛,令人耳目一新,而在合唱比赛中,四声部视唱测试又成为整个合唱比赛的一大亮点。四声部的视唱从音乐的角度上说,它体现了音乐学习者对视唱、旋律听觉、和声听觉、节拍、节奏的准确,以及对乐曲综合能力的掌握。这些都是通过视唱练耳的学习得以训练和提高的。作为一名在高校中从事此课程教学的教师,我想在此对视唱练耳的教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视唱练耳是一门外来的学科,它作为一门音乐教育的启蒙课程,同时作为专业层次学习的必备训练手段及技术理论课程,历来受到从事音乐专业教育的人们的重视。

  通过视唱练耳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感受力,发展学生的音乐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积累音乐的感性体验,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程度,从而更好的为音乐实践服务,因此,它是学好其他相关音乐课程的重要基础,正如中央音乐学院赵易山教授所说,"视唱练耳的确是提高国民音乐素质的重要课程"。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课程的综合性是近年来教育形势发展的新要求,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发展的必然趋势,它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培养"一专多能"从事基础音乐教育或少数高等音乐教育的教师是高校音乐专业教育的宗旨。而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复合型"人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这就要求学生掌握较为全面地、带有普及性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视唱练耳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贯穿于音乐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相互渗透中,是音乐理论与专业技能在实践中的再现。所以,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加强视唱练耳与其它音乐课程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势在必行,因为它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课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一、视唱练耳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联系

  视唱练耳与基本乐理联系密切。脱离了基本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将无法进行。在视唱练耳的学习过程中,乐理对视唱练耳起到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作用,使教学更具理性化。音高、节奏的认知和听辨,音程、和弦的性质与结构的掌握,各种速度、力度、及其它表情术语的熟悉等都需要从系统的乐理课中获得。而视唱练耳对乐理又是一个具体实践的成果展示,具有可感性,二者互相渗透、联系紧密。

  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视唱练耳中,过去更多的是注重学生音准和听辨能力的训练,这是必要的,但忽视了视唱练耳练习中的科学的发声方法。因此在视唱练耳教学中,增加学生掌握歌唱中正确的呼吸、发声技巧的教学内容,对于提高学生的视唱练耳水平有一定的意义。

  常见的四声部合唱,就是建立在多声部视唱的基础上。多声部视唱表现力丰富,尤其是多层次的立体节奏,各种类型的节奏交错进行,节奏线条较为复杂。合唱这个多声部元素就是建立在唱好单声部的基础上,在和声学音乐的理论原则和运动规律指导下进行的。因此唱好一部合唱作品,必须建立在良好的音准、节奏的基础上,还需要具备立体音乐思维,进行横向、纵向的整体把握,协调配合,才能完整的表达音乐构思。

  二、视唱练耳的教学现状分析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国国民的文化素质也在不断提高,对普及视唱练耳的素质教育也有更高更新的认识。如各种形式的音乐考级层出不穷,其中的音乐素养考级,就把视唱练耳作为主要的考试内容。同时,音乐素养学习班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迎合广大爱乐者的学习要求。然而,也有许多不容乐观的地方,就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部分学生视唱练耳的学习现状来说,是值得研究和深思的。

  (一)基础音乐教育的欠缺

  众所周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包括部分专业音乐院校音乐教育系)所招收的学生,其来源主要为普通高中毕业生或部分师范类艺术中专毕业生。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没有受到过良好的音乐基础教育,没有或者很少具备一定的基础乐理知识。在我所生活工作的西部回族聚居区此现象尤为突出。由于受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较深,在人们的潜意识里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音乐教育更是无从谈起。他们所受到的基础音乐教育,以及自小到大的生活环境与民族文化背景,决定了这些学生在音乐的视唱和听觉方面能力薄弱,音乐知识欠缺。

  (二)扩招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音乐专业的招生由以前的精英教育转向素质教育,是近几年我国教改的新举措,是普及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音乐教育的特殊性,扩招前专业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常是1对1的进行教学。然而扩招后,许多教师不得不承担起大量的教学任务,从而出现扩招后师资力量的短缺的现象,是导致教学质量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师资力量薄弱

  由于视唱练耳课程的特殊性,它需要一批具有专业能力强,键盘技能好及综合理论知识扎实的专业老师进行教学。而目前,除知名的音乐院校有专门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外,其他大部分音乐院校的视唱练耳教师无论从专业对口,学历层次,学术能力,师资结构等方面离高标准的专业要求相距甚远。如我所任职的音乐院校目前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师只有两名,要达到合理的师生比例是远远不够的。

  三、对视唱练耳教学的改进措施

  前文提到的由于"基础教育的欠缺、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原因造成的种种现状,不能不令人担忧,怎样解决这些问题,让视唱练耳这门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学习音乐的学生,能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注重基础,树立"分层管理,分流培养"的教学理念

  扎实的专业基础对任何一个学习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视唱练耳这门课程也不例外。因此在教学中老师更应注重对学生基础技能的训练,尤其是对一年级的学生,如多进行模唱、构唱及旋律、节奏的听辨,用乐理知识指导学生对调式、调性、色彩的听辨以达到学生基础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对学习视唱练耳的兴趣。

  在视唱练耳教学中根据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可采取"分层管理,分流培养"的教学模式, 如对部分学生通过考试达标后,可同意他们提出的"免修"申请;对视唱练耳有一定基础,又对学习具有积极性的同学,采取"选修"制;对少数视听、视唱能力较强,并有意进行更高层次的深造的同学采取"主修"制。例如近两年,在某些知名的音乐学院中举办了视唱练耳的主修音乐会,使视唱练耳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得以提高,并使主修此课程的师生看到了丰硕的学习成果。因此我认为,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也应该定期举办类似的视唱练耳主修音乐会,从而调动学生学习视唱练耳的积极性。这样一来不仅符合国家教委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视唱练耳教学改革的新思路,而且可以为不同层次、不同需要的学生提供相适应的的教育方式,在不增加授课教师负担的情况下有利地整合学生资源,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使学生的优势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打造一支较强的专业师资队伍,适应新时代的教学要求。

  由于扩招,大部分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专业技能小课的教师,周课时数由原来10节到现在的30节;专业小课改为小组或大班课。就西部某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由于师资薄弱、学生多、教学设备配套不完善,导致视唱练耳课每个班级上课人数多达七十人左右,同时,由于学生程度参差不齐,音准节奏无法保证,致使因材施教难以正常进行, 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积极性。这些都已经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为解决扩招后师资不足的问题,关键是建立一支专业对口,学历层次较高,结构合理、业务能力较强、能够奋战在教学一线的师资队伍。首先,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发挥老、中、青传帮带的作用。其次,学院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选派部分教师去更高水平的音乐院校进行观摩和学习,鼓励青年教师报考在职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生,提高学历层次;同时,邀请知名专家学者来学院进行讲学。从而使教师团队不断学习新知识、改进教学理念,使师资力量得以加强,以适应和满足新课程的需要。

  新的教育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应更多的发掘学生的潜能,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多进行交流与探讨,经常采用激励性评价,引导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断成长、进步。

  (三)加强学生对视唱练耳课的全面认识,促进学风建设。

  现行的"宽进宽出"制度是造成音乐教育质量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一部分学生在进校前对视唱练耳的基础知识没有更深的积累,只了解简单的简谱或线谱知识,同时,学校对学生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底线的要求,再加上视唱练耳考试的分值占总分比例较低,只要技能课考试过关,就可以走进大学的校门,无形中降低了学生对视唱练耳的重视程度。例如在本学年我学院某班的视唱练耳考试成绩中,及格率高达70%,然后优秀率仅为5%。这充分地说明了,对一部分学生来说,在大学的视唱练耳课程学习中,他们的最高标准就是"60分万岁",根本没有对视唱练耳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上课好像仅仅是为考勤而来,学习中缺乏应有的主动性、积极性,忽略了知识的积累是靠学习者不断的反复、不断磨练才能得以掌握和提高的。

  视唱练耳课主要包括两个部分:视唱和音乐听记。视唱是借助于视觉进行视谱的,但更重要的是凭借内心听觉将乐谱中的内容通过人声加以实现,而在实际的学习中,学生们往往只是一味的反复模仿,课程的单调性使部分学生常常持漠然、消极的态度对待视唱练耳课。因此,教师首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多听多唱、加强视唱练耳与乐理知识的融合学习,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例如鼓励学生多参加合唱排练,各种形式的声乐演唱以及优秀音乐作品的赏析,通过听、唱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的去理解音乐的各要素,提高内心听觉能力,培养学生对视唱练耳的兴趣。其次,通过课堂回课与课后的抽查的方式作为平时的考核成绩,加大视唱练耳课程的检查与考核的力度,达到改变学生对该课程的认识和态度,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四)注重对学生音乐感受力的培养

  视唱练耳课虽是一门以技术训练为主的课程,但它并不是单纯的技术重复,而是艺术化的教学活动。这一艺术目的在学生中并没有引起重视。多数学生在平时的视唱练习中总是特别注意音准、节奏、节拍等基本要素,而忽视了对音乐情感的表现。所以在授课时,应提倡教师进行艺术化的视唱练耳教学,深刻认识和全面分析音乐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让音乐情感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乐感是非常重要的。如在教学中要求学生有表情地视唱,通过有表情的视唱,既能对音乐的各要素进一步了解,又能积累一些音乐语汇,将音乐中的乐句划分、旋律的强弱以及节拍的律动、表情术语的运用等在视唱中体现出来;再如,通过欣赏贺渌汀的《牧童短笛》使学生了解它是一首二声部五声性,具有巴赫创意曲之风的首部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钢琴作品,无论从调式、旋法还是表现力上都是西方音乐无法比拟的,从中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国民族音乐所带来的艺术魅力,进而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感受力。

  视唱练耳是一个综合而又系统的课程,作为专业层次学习的必备训练手段和技术理论课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从事该专业的人们所重视,因此,如何全面提升视唱练耳教学水平,培养一个在音乐上具备规范而科学的视听能力,并能够较深刻地解读音乐作品,将自身对音乐作品的解读运用合适的方式传达给受教育者,是从事视唱练耳教学的工作者坚持不懈的追求目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2

  【摘要】我国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的发展,教育部门的改革也在不断落实。人们越来越注重艺术类的学习,因此,学习钢琴的学生越来越多,所以对钢琴教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钢琴在高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不仅是一门专业课,还是其他专业课学习的基础。

  【关键字】音乐教育;钢琴专业;教学实践探究

  一、音乐教育专业中钢琴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高校教育的不断改革,音乐教育专业中的钢琴教学地位越来越突出,钢琴学习对大学生有多方面的帮助。第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第二,在钢琴教学中,大学老师只是一个引导的作用,需要学生有主动学习钢琴的意识。通过钢琴学习,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钢琴专业的学习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大学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重要。第三,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潜力,想要学好钢琴,首先要有良好的基本功。需要学生慢慢的积累经验,慢慢的锻炼手指的灵活性,在这个过程中会逐步提升学生的潜力。第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节奏在音乐表现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传统教学中老师会把节奏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不容易理解。通过钢琴弹奏,学生会加深对节奏的认识和理解。第五,为学生的发展创造空间,现在国家对音乐教育方面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多,所以音乐专业毕业的学生面临着很好的就业机会,但是需要学生有过硬的专业技能。钢琴演奏技能就是学生毕业可以选择的一个重要出路,在当前就业紧张的环境下,这对大学生就业有很大的帮助。

  二、现阶段钢琴教学的基本情况分析

  1.大学生的钢琴基础欠缺

  大部分学生在高中才开始接触钢琴,由于高中的钢琴教师专业素养比较缺乏,学生的钢琴基础没有打好,所以,上大学以后有的学生对钢琴的基础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上,学生更注重的是可以弹奏高难度的曲子,或者是钢琴级别的考试。因此,学生还是没有解决钢琴基础薄弱的问题,这种现象导致学生以后不能很好地胜任一些钢琴教学工作。

  2.钢琴教学方法比较落后

  我国现阶段高校钢琴教学中教学方法比较落后的现象比较严重,第一,音乐老师在教学中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学生还是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这样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顺应社会的发展需要了,也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长期在被动的钢琴教学模式中学习,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第二,教学的课程设置不合理,钢琴教学仍然处于发展阶段,在课程安排上会出现不合理的现象,需要逐渐的完善。首先钢琴课程的设置联系不密切,层次分工不明确,学生在选择课程的时候容易混乱,也会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其次就是课程的安排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学生钢琴基础比较薄弱,一些较难的课程学生接受不了,慢慢学生就会受到打击,从而失去学习钢琴的兴趣。第三,现阶段我国高校的钢琴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不能充分的展现钢琴教学的目的。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老师在教学中只重视钢琴技巧教学,忽略了学生的音乐情操和音乐审美的培养,有的钢琴教学方法很难提升教学效果。第四,高校的钢琴教学评价系统设置不完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的老师一般都是依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忽略了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所以学生得不到全面的发展。

  三、高校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应用

  1.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要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设置合理的教学课程。可以针对钢琴老师展开培训,全面提升钢琴老师的教学能力。还要注重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积极的引导老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制定合理的钢琴教学目标,实现人才素养和钢琴教学的统一。老师在设置钢琴课程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钢琴弹奏技巧的训练,还要注重钢琴的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注重学生全面音乐素养的培养。所以在钢琴课程设计时要合理的安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比例,要做到两者兼得。例如:在《公园里划船》教学中,教学重点是练习双音和三个音的连奏配合,三个音的的弹奏要在放松的状态下转移,音色要干净,要能准确的读谱和找准键。所以想要演奏好这首曲目,不仅要有熟练的弹奏技巧,还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才能完美的演奏这首曲目。

  2.因材施教,实现学生全面提升

  随着我国教育政策的不断改革,高校每年都在扩大招生的范围。学习艺术的学生越来越多,导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在不断的增长。随着艺术类学生的不断增长,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钢琴水平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有的学生从高中才开始学习钢琴,所以大部分学生的钢琴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老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拜厄钢琴基础教程》教学中,在学习三手连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和老师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比如变奏曲弹奏的时候,学生负责右手弹奏主旋律,老师负责弹奏这些旋律的伴奏部分。在弹奏的时候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识谱弹奏能力,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弹奏起来就会比较吃力,因此,老师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曲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再例如:在学习跳奏练习的时候,首先学生要掌握跳奏的动作,要养成读音型的读谱习惯。跳奏教学的难点就是掌握跳奏时的动作和按键的声音。面对一些钢琴基础知识不好的学生,先讲一些基础的知识,比如跳奏的基本动作,注意跳奏的主要特点就是抬手时弹音,这样才能弹出标准的跳音。对于一些钢琴基础较好的学生,主要给他们讲一下跳音和顿音的区别,两者虽然弹法相同,但是表现的内容不同。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才能使高校钢琴教学取得良好的成绩。

  3.应用多元化教学模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落实,要求高校培养“一专多能”的人才,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曲目弹奏,还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钢琴弹奏一些合唱或者伴奏,增强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音乐学科教育中,有很多知识都是和钢琴有关联的,所以钢琴老师应该把和钢琴有关联的知识结合到一起,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例如:在声乐学习中,一首完整的曲目涉及到很多音乐知识,声乐在音乐教育中也是重要的一个科目,这门课程需要钢琴的配合来完成。在演唱中音乐需要钢琴伴奏来进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表现学生的声乐基础,还能在钢琴的伴奏中增加实际的演奏经验,锻炼学生的伴奏能力。钢琴的伴奏还有利于学生创造歌曲,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所以,钢琴对这门课程的开设起到积极的作用。学生需要在创作完作品之后,演奏自己的作品,这个过程别的乐器是达不到想要的结果,只有钢琴可以完美的进行配合,所以钢琴弹奏有很好的辅助效果。

  4.将多媒体技术融入钢琴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多媒体可以把一些抽象的知识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想要提升多媒体在钢琴教学中的作用,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需要,才能正确的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钢琴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因此老师会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但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钢琴综合素养,就要充分的利用多媒体资源,给学生展现出丰富的文字、图片等,从而实现钢琴教学高效课堂。例如:多媒体教学中有音像合一、图文并茂的教学特点,深受学生和老师的喜爱,这是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在音乐教学中,音乐作品赏析,是学生深入作品、了解作品、展现作品的重要途径。在高校钢琴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些钢琴的基础课件,分享到一个共享的网盘中,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并且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使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些经典的钢琴作品,让枯燥的钢琴学习变的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综上所述,想要提升高校音乐专业的钢琴教学,第一,要创新钢琴教学的方法,摒弃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第二,老师要仔细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到因材施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第三,要善于应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第四,把信息技术有效的和钢琴教学相结合,提升钢琴课堂的趣味性。

  【参考文献】

  [1]李方远.构建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实践课的设想——乌克兰钢琴教学实践课之借鉴[J].艺术科技,20xx

  [2]罗佳.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现状的思考[J].艺术评鉴,20xx

  [3]张俊萍,吴 喜.师范类高校音乐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探微—以乐山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J].大众文艺,20xx

  [4]李黎.浅谈音乐教育专业钢琴即兴伴奏教学实践[J].网络财富,20xx

  [5]孙昊.从教学实践中探求钢琴教学理论的新发展——评《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J].中国教育学刊,20xx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3

  针对音乐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普通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要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放在首位,并通过自身的努力来促进就业。

  由于毕业生实习是就业工作的前奏,是检验音乐理论与技能以及个人综合教学能力的试金石,所以,指导好实习教学,是学校把毕业生推向市场、提高就业率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情况

  1.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实习现状

  (1)实习缺乏足够的时间;(2)实习缺乏全局性、系统性安排;(3)实习缺乏实质性的管理与指导。

  2.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实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部分毕业生文化素质较低,艺术素养不高;(2)部分毕业生教学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呆板,模式单一;(3)部分毕业生教学视角狭窄,缺乏音乐基础教育的观念;(4)部分毕业生的心理状态没有及时调整到位;(5)部分毕业生容易忽略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

  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现状

  目前,艺术课程改革使高师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一方面遭遇中小学师资紧缺的困境,另一方面却是高师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无法顺利就业。这一矛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高校扩招对就业形势影响较大;(2)就业率较高,但专业对口的较少;(3)择业观所造成不平衡性对就业造成较大影响。

  三、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客观评价自我

  (1)坚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

  首先,高师毕业生应树立“有奋斗,有贡献,才有发展”的观念。其次,学校应坚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毕业培养全过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和就业观,是实施就业引导工作的灵魂工程。

  (2)珍惜眼前的就业机会,才能找到“适合”的工作

  首先,毕业生要认清严峻的就业形势,珍惜每个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其次,毕业生要在普通的工作中寻找“适合”自己的岗位。

  2.加强音乐基础知识与艺术素养的学习和培养,提高自身综合的素质,成为一专多能的“多面手”

  3.增强职业责任感与角色认同感

  综上所述,高师音乐教育应进一步明确自身所担当的社会任务,以社会对中小学音乐教师的职业需求为杠杆,在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面前及时调整自己,这样才能使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明确自身定位,注重知识的全面性、实用性,有效缩短师范生与中小学音乐教师两种角色之间的距离,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4

  摘要:手风琴课程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中一门重要的课程。当前,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教学中不够突出“职业化”特点,教学模式创新不够,还未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导致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升受到极大限制,不利于高职人才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的特点,在音乐教育的总方针之下,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课程改革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

  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建设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同时,在其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不适应当今时代发展要求的问题,所以,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就显得尤为重要[1]。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是培养优秀小学手风琴教师的摇篮,教学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础教育的成败。对于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其教育目标也和普通示范学校有所不同,也就决定着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改革和其他学校有所区别。在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改革与实践中,应突出“职业化”特点,结合手风琴教学特点等,明确改革方向,以逐步改善当前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

  (一)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不够明确

  向社会输送合格的普通音乐教育的教师以及指导教师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通过教师的教学让学生能积极参与到音乐学习中,激发学习积极性,并认识到音乐中蕴含的美感与魅力,做好“以乐感人、以乐育人”。人才培养定位直接关系到音乐教育的方向与价值,然而,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目标并不够明确,课程目标大多是让学生具备独奏能力。而具备即兴演奏能力是手风琴灵魂所在。另外,伴奏能力、重奏能力、手风琴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力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后的重要能力,这些恰恰是学校较为忽略的地方,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难以胜任手风琴教学工作。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不够明确严重困扰着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课程内容和实践相脱离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旨在通过课程教学时学生获得从事某一特定职业所需的实际能力,包括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从而为其职业化道路提供有力保障。所以,课程内容与教学均应突出“职业化”特点。但是,实际上课程内容忽略了实践性的训练,着重演奏技巧与难度训练,往往使学生对手风琴学习望而却步,这也是导致高职院校就业率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教材建设单一且匮乏

  根据河北省高职院校手风琴教材的相关调查,发现高职院校大多使用《全国手风琴演奏考级作品集》《手风琴曲集》《中等师范学校手风琴教材》等教材,而这些教材在近十年内均未有太大变化。在实际教学中,虽然有使用其他教师的一些自编教材,但没有形成系统性、科学性,同时也不具备严密性与完整性。这样就使得手风琴教材和基础教育联系不那么紧密,导致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创造性难以在就业后的实际教学中得到尽情发挥,造成高职院校所培养的人才难以满足当今社会对教师的多元化需求。

  二、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手风琴课程模式改革对策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中的诸多不足,在新时期的课程改革过程中,应重新认识并定位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探索有效的改革措施。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模式改革的探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分析。

  (一)重新定位手风琴课程目标,突出职业性

  首先,应明确课程目标。为小学、培训机构培养合格教师是高职院校音乐教育手风琴课程的培养方向。音乐教师必须具备音乐教学、音乐技巧等能力,尤其是具备手风琴指导能力与伴奏能力[2]。因此,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学生的演奏与伴奏、合奏与重奏的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使其具备教授他人的能力;具备语言表达能力,也就是“讲”的能力,在课程中要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才能驾驭日后职业教学中的各类需求;让学生掌握手风琴基本理论知识及演奏方法,具备为小学生及培训机构学生歌曲配弹伴奏的能力,从而为今后职业教学工作做铺垫。其次,明确手风琴课程教学定位。作为高职院校,要突出其职业性、岗位服务性,这是职业院校的课程定位的依据。手风琴在高职音乐教育专业应作为一门基础实践课程,这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岗位需求。同时,在教学中要求学生练好基本功,提升音乐素养,明确高职手风琴课程教学旨在培养合格的小学、培训机构教师,并不是职业音乐家。有了这一认识后,会促使教师与学生将专业课程培养目标和自主学习目标有机统一起来,注重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教学内容多元化

  高职院校要培养具备一定音乐理论知识、实践技能、教学能力,并且能在小学与培训机构从事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级实践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开设个别课程外,还应开设合奏课与重奏课、集体课、伴奏课、实践课等,构建多种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参与意识。个别课为学生量身定做一套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合奏课与重奏课则是手风琴课程的拓展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与能力,让他们能充分体验到声部间的协调,从而更理解音乐,体验到手风琴学习的乐趣,并能提升自身听觉训练,更容易让学生们做到各声部演奏时游刃有余。集体课可以针对手风琴课程教学中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精讲”,做到对症下药,从而大大提升教学效果。伴奏课能让帮助学生掌握手风琴学习的必备的伴奏技能。而增加实践课内容是培养复合型音乐人才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实践课教学中,教师能有效弥补以往传统教学的弊端,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融合,从而促使学生提升自身手风琴演奏能力以及应用能力。这些课型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学习动态,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同时,有利于学生间互相讨论、对比,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习兴趣。在教学形式内容方面,高职院校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加入“即兴”,融入伴奏,无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将来就业教师还是文娱部的手风琴表演者都必须要具备即兴伴奏的能力,才能把手风琴技能真正应用到就业实践中去。加入小组合作编排,将水平相等的2-6位学生分为一组,更好调动学生学习手风琴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也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与提高,并在合作过程中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优点与缺点,及时改进,使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得到全面培养。

  (三)教材的多样化改革

  在教材的选择上,首先,要注重基础性内容,着重在易上手、普及教育上下工夫,而在选择手风琴的课程曲目上尽量的多元化、宽松化,避免因手风琴曲目选择的单调性而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同时,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其次,手风琴教材既要强调基础性又要体现科学性与系统性,还要反映出时代性。一种艺术若想得到长时间的发展,必然要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第三,可探索小学生歌曲即兴伴奏教材,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要面对小学生,所以,要弹唱符合小学生特点的歌曲,而市面上缺乏这方面的教材,因此,可根据高职院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及职业需求等,研究小学生即兴伴奏教材与课程,为今后工作奠定基础。最后,在拓展与拓宽手风琴教材的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专业学生的整体情况与今后职业特点等,有针对性选择教材,又要充分考虑到手风琴教材在风格、类型与内容等方面的多样性,以便促进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课程改革具有一定特殊性,为进一步提升手风琴教学质量,丰富其教学形式,提升其教学效果,需进一步加强手风琴课程改革与实践。因此,教师应对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手风琴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不断进行探索、实践与研究,针对这些问题,从手风琴课程目标与定位、教学内容、教材等方面对高职院校手风琴课程进行全面改革,以逐步改善当前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现状,提升教学质量,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支持。

  参考文献:

  [1]崔花.手风琴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延边大学艺术学院为例[J].当代音乐,20xx,(23):44-45.

  [2]王欣欣.关于《手风琴》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体会[J].戏剧之家,20xx,(03):251.

  [3]万玲.高职院校手风琴教学的改革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xx,(31).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

  摘要: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摆正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音乐艺术课程特点,将审美教育贯穿其中。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关键词:音乐审美教育;核心地位;审美价值;情感性;物极必反

  在校园一角、街头巷尾或是哪一个路口,都可见到三五成群的学生,胸前挂着MP3摇头晃脑,听得如痴如醉,唱得像模像样。而在学校音乐课堂上,却又是一种情况,当老师在讲台上唱着《长城谣》而悲愤,唱着《我的祖国》而自豪的时候,却被学生冷眼讥讽为迂腐、过时、落后!在他们的眼中,只有流行的才是好的,流行音乐才叫音乐,而对于优秀的中华民族音乐却无动于衷,甚至嗤之以鼻。他们也喜欢音乐,可是,为什么对我们的音乐课堂上教学的传统音乐却又是另一种态度呢他们对传统音乐无兴趣,甚至厌倦音乐,音乐课程的价值就会完全丧失,审美教育就无从谈起。我们该如何改进当前的音乐审美教育状况呢我个人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正确处理音乐知识技能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的关系,摆正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核心地位

  教育部修订并颁发了新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中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大纲》确立了新世纪新的教育观,它不再以传授音乐知识、音乐技能为主要目的,而代之以情感教育、审美教育为核心,在音乐创作、表演、欣赏等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课程有辅德的价值,这是它的外在价值之一,而音乐课程的内在和本质的价值是审美价值,只有实现了它的内在价值,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外在价值,发挥音乐教育以外的一些功效,这也是对音乐本身的一种超越。从音乐作品中体会高尚的情操,从音乐知识中学习人生的哲理,这些都是以音乐的感悟为基础和前提的,没有了这个基础和前提,也就无法谈及道德品质的培养,这也是以美辅德的含义所在。音乐课的教学重在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师生的相互交流,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能否给学生以审美的愉悦,学生能否在这种审美愉悦中得到情感的共鸣甚至人格的升华这是衡量一堂音乐课成败的主要标准。因此,音乐课的教学应是审美教育为主,而德育为辅的教学。教师在给学生分析讲解某首歌曲内容时,不必要长篇大论花上大半节课的时间给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英雄事迹及随之引发出来的道德品质、精神情操等等审美以外的东西,而应把音乐课堂上有限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引导他们从音乐的音响中感受并逐渐学会领悟其深刻内涵。教师的说理远远不及学生听觉的主动参与,音乐教学的审美性、音乐性、艺术性不能忽视。

  二、课堂教学应充分体现音乐艺术课程特点,将审美教育贯穿其中

  情感性是音乐艺术最重要的一个特点。黑格尔说:在音乐中,外在的客观性消失了。作品与欣赏者的分离也消失了。音乐作品于是透入人心与主体合而为一,就是这个原因,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应当注重情感教育。所谓情感教育,按本人的理解就是:一是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挖掘音乐本身的情感内涵,与学生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美并且享受美;二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融入自己的感情,用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比如,在欣赏《金蛇狂舞》时,我们可以一开始就给学生播放全曲,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感受乐曲的情绪是欢快热烈的,然后通过或分段或全曲欣赏的方法,借助适当的语言、图谱、实物等辅助理解,引导学生熟悉音乐主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听辨其中的演奏乐器,如锣、鼓、钹等,通过感受并模仿这些打击乐器的不同音色,从而感受其中热烈、欢腾的气氛,最后再引导学生理解聂耳这首表现人们舞龙、划舟、锣鼓喧天赛龙舟的欢乐场景的音乐思想实质:表达了作者对新中国的坚定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

  三、充分利用文化市场中的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在潜移默化中进行音乐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的过程是漫长的,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修养不仅仅在课内,课外的很多形式更加不容忽视。电视、电影、文娱晚会、文娱活动等等与音乐有关的艺术文化形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录音机、广播、电视、录像、计算机等现代化多媒体设备已普及很多家庭,这些先进的设备为我们提供了很好、很有利的学习条件。我们可以建议学生平时在观看、收听或使用这些多媒体时多留意其中出现的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有条件的甚至可以收藏起来,收集回来后再跟老师同学们一起分享。日积月累,同学们的音乐知识面增广了,欣赏音乐的能力也提高了。至于说到流行音乐,我觉得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因为这其中也不乏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我们可以尝试大胆地和孩子们一起主动去接受流行音乐。我们都知道物极必反、欲盖弥彰的道理,所以我们甚至可以鼓励他们去接触流行音乐。但是,思想单纯、稚嫩的孩子毕竟还不能很好地区分精华和糟粕,一不小心就很容易走入情情爱爱的靡靡之音当中,对他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伤害,所以我们老师就要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到:流行的不一定全是好的,我们应当正确区分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明智的做法。如能做到这样的话,孩子们的视野开阔了,音乐鉴赏能力提高了,审美情趣也得到了健康积极的培养,这难道不是一件好事儿吗

  总之,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 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我们要真正读懂、理解〈大纲〉、〈标准〉中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认真贯彻执行其精神,并将这一基本理念真正落实到音乐教学实践中,惟其如此,我们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使他们的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普通音乐教育学概论》曹理编著,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88年4月;

  [2]《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汪毓和著,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年2月;

  [3]《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人民音乐出版社,20xx年9月。


以上就是关于《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毕业论文资讯,敬请关注《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如您有论文需求或投稿,欢迎发送邮件至:1624136919@qq.com,也可在下方表单信息中填写您的信息,便可得到专业解答哦!〜(✿◠‿◠✿)〜

本文标签:山东毕业论文  艺术论文  音乐教育专业论文15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wzdw.com

本文地址:http://www.lwzdw.com/lslw/1204.html

免责声明:

1.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上传,仅供参考。

2.用户上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互联网信息治量繁杂,本站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真实、准确,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承诺会在1小时内审核并删除相关内容,联系方式:0531-58783396/18615575405,服务时间:8:00~21:00。

3.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用户使用本站资源,应自觉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原作者及本站的合法权益。我们尊重版权并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站小编:0531-58783396/1624136919@qq.com,我们将为您的文章注名,感谢您的分享!

便捷服务
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指导老师微信

扫一扫添加[指导老师微信]
(山东毕业论文相关问题,在线咨询!)

0531-58783396

微信咨询

扫码进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