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使用与其背后的地域政治、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谚语、思维方式、个人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汉语与英语是不同的语言,背后的民族文化和历史传统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全面准确地理解原文含义是英汉翻译的前提与关键,我们可以通过分清翻译中的英汉语言表达差异,进行语言的转换,从而进行准确地道的翻译。且翻译不是简单地把一种语言中的词语和语言结构用另一种语言的相似的词语和语言结构所替代,而是通过语意的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的适当方式来表达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翻译须脱离原文语言层面的束缚,立足于传达原文的内容与含义。围绕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将从社会生活,风俗习惯,谚语,思维方式四个方面探讨中西之间的文化差异在英汉翻译上的不同。
关键词: 思维方式,表达习惯 ,文化差异
第1章 前 言
语言与文化之间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一种语言的存在与发展都不可能脱离它的社会文化环 境;相反,社会文化又会在某种程度上限制着表达者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英语学习者要翻译地道,就要求译者了解中西方文化,文化之间具有共性和差异性,差异性就是我们了解与 学习西方文化的突破口和捷径。不管是小方面的日常用语还是大方面的思想文化,都需要译者尽可能多得了解,将一种语言准确又通俗易懂地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
第2章 英汉词汇寓意差异
中西方国家大多的社会文化以及日常习惯有着差异,在一些词汇上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在动物、颜色、宗教类进行了研究。
2.1 动物词汇类的区别
在汉语中,“狗”带有奴性,令人生厌,多用于贬义。如“狗头生角”“狗窦大开”“狼心狗肺”,但在西方国家中,狗被看作是人类的朋友,甚至是家庭中的一员,具有忠诚、勇敢、聪明等品质。所以用狗比喻人时,含褒义。如:幸运儿是lucky dog,爱屋及乌是love me,love my dog.
“喜鹊”是自古以来深受人们喜爱的鸟类,是好运与福气的象征。有“ “喜鹊枝头叫,好事要来到”等俗语来表示对喜鹊的赞誉,但在英美文化中其被大多数人视为不祥之鸟,预示着不祥之兆。 “person who chatters”有“饶舌者、多嘴者、背后说别人坏话的人”,正如诗人John Clare 所言:Magpie that chatted,no omen so black(鹊噪是最坏的兆头)。之意;”
此外,中国人和西方人对龙也有着不同的理解,中国人认为龙是权利和权威的象征,常说望子成龙,然而西方人却将龙视为邪恶的喷着火的凶残的象征,他们不会用龙来描述好的事情。译者在翻译望子成龙这个成语时一定要把中国父母希望孩子成功的内涵意义翻译出来,否则会使得西方人产生误解。
2.2 颜色词汇类的区别
颜色在英语和汉语内涵上有不同意义。相同或相近颜色的词语,表达不同的象征意义。
汉语中的“红”象征喜庆,如“红白喜事”、“红灯高挂”、“开门红”,“闹红火”表示热闹;“走红”、“红极一时”,“红得发紫”表示流行、受欢迎;英语中的red表示“激动”,如 see red来自斗牛,表示“发怒”; paint something red是“渲染某事物”的意思; paint the town red是“狂欢”的意思。英语中Red专指“革命的”,“激进的”等,没有汉语中的正面意义。所以,“红”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可以表示“革命”,但褒贬不同。汉语的“红”具有强烈的积极意义,而且用途很广。英语的“red”意义偏中性化甚至有贬义,用途有限。
汉语中的“白”表示“像霜或雪的着色”。如“白色”,“白纸黑字”。“白”常与丧事有关,如对死去的人穿白衣、带白花,纸钱也是白色的。在西方,“白色”表示纯洁、幸运和吉利,如“ white day”(吉日),“ white collar worker”(白领工人、脑力劳动者)。“白”在汉语和英语中均可以表示“纯洁”“正确”等意义。“白色”是英语国家新娘婚礼礼服独具特色的色调,是纯洁的象征。在中国,“白色”和“黑色”是不适合喜庆场合的,人们会把它们与一些庄严肃穆的场合相联系,甚至让人联想到死亡。
汉语中的“黄”表示成熟,又表示事情失败或计划不能实现。如: 昨天那件事“黄”了。在中国古代,“黄色”却被赋予吉祥如意的内涵,甚至成为历史上皇权的象征,属皇帝专用颜色,如“黄袍加身”,“皇榜”等。而英语中的 yellow dog在常人理解上或许是“黄色的狗”,但在英语特定的语境中,它主要指“卑鄙的人”,是因为“黄色”在英美民族的文化中有“卑鄙”的含义。因此译者在翻译时不能盲目用词。
2.3宗教历史文化词汇的区别
在中文和英文中有很多关于宗教信仰的俗语中文中有些关于佛教的俗语,如“借花献佛”、“临时抱佛脚”。在西方国家很多人崇尚基督教,所以就会有很多关于基督教的俗语,如“下地狱”(go to hell)、“上帝保佑你”(god bless you),“自助者天助(god helps those who help themselves)”等。中国深受佛教的影响,在中国大多数人都喜欢数字“8”,因为其象征着发财,而且中国人大多不喜欢数字4,觉得意味着死亡。中国人民也习惯用古代神话传说来表达情感,如“盘古开天辟地”、“牛郎织女”等;西方国家则是有很多关于古希腊罗马神话的表达,如“争斗之源”(an apple of discord)、“薄弱环节”(the heel of Achilles)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神话传说有着不同的表达含义,所以译者必须了解中西文化的内涵意义。
历史因素也会影响翻译。中国人和西方人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和历史文化,所以在翻译句子时应该注意历史因素和内涵。例如在中文中就有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的说法,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不能简单地译成“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equal Zhu Geliang译者应该向读者解释诸葛亮的人物背景。
2.4 日常交际用语的区别
在日常交际中,中国人比较注重礼节,一般先称呼后讲话。根据对方的身份及其与自己的关系亲疏以及场合的不同,使用不同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其称呼注重敬意。中国人的称呼以“姓”居首位,而英美人则以“名”居首位。”因此中国人称呼西方人时常常会不知不觉地用西方人的“姓”而非用他们的“名”来称呼他们。如在看到Betty King这个姓名时,应该称呼她为“Betty”或“Miss King”才是正确的。但是在西方,人们追求平等、亲近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在正式还是非正式场合,都喜欢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John, Peter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甚至初次见面就可用名字称呼,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可以这样称呼,一点儿也没有不尊重的意思,甚至子女对自己的祖父母、父母也可以用名字称呼,社会地位不同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如学生对老师、雇员对上司,老师和上司并不认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或太随便,相反认为自己待人友好、容易亲近。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人习惯于非对等式的称呼类型,而西方人崇尚对等式的称呼方式。”“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属或邻居时,都可以使用亲属称谓。”如非亲属之间,孩子对长辈称:“叔叔”、“阿姨”、“伯伯”等;对平辈称:“大哥”、“大姐”是常事。但是,“在英语中用于表达亲属称谓的词一般不用于表达非亲属关系。”如果对母语是英语的长辈称“Uncle Green”,“Auntie/Aunt Brown对方听了可能觉得不顺耳。因为在英语文化中,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才使用此类亲属称谓,而后面不带“姓”,只带“名”,如“ Uncle Tom”还可以用”Mr”、”Mrs”、”Miss”/”Ms”加上姓或者直接用“Sir”(先生)“lady”(女士)来称呼。再则,汉语的亲属关系比较具体。最典型的如汉语中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和姨父等区分,但是在英语中就用一个词“Uncle”来表示;汉语中有阿姨,,姑姑,舅妈等称呼,英语也都只用“Aunt”一词代表;再如,英语中Cousin”词也包含了汉语中的堂、表兄弟姐妹,这三个词究竟指谁,取决于具体的情景。
与人初次见面时,中国人会礼貌地问“请问您贵姓?”(也有一些人会说“请问,怎么称呼您?”在英语中却没有your honorable name之类的表达,要想表示礼貌可以借助情态动词may,比如 My have/ know your name, please?至于“府上”、“贵公司”、“令尊”、“大作”这些话语,英语中没有这样的表达,都使用your一词;而用来表示自谦的“寒舍”、 “家父”、“拙文”等也一概以my一词来形容。无论是皇帝自诩“朕”,还是普通的老百姓自称“小民”、“奴才”,还是谦称“在下”、“鄙人”、“不才”、“晚生”、 “老朽”、“贫僧”等英语里只有一个I,这是英语中唯一的一个单字母组成的词,并且总是要大写,从构词法上来讲也有一定的道理。在汉语中,“你”字有
第3章 英汉思维方式差异
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英汉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形态各不相同。一个民族的文化相异于另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关键的地方就是思维方式,因为一个民族典型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其一切精神文明产生的基础。如语言学家所示,英语的思维模式是由点及面的外展螺旋式,其表达方式是由小到大,由近及远,由重到轻,由强到弱
3.1排列顺序不同
英语说明事物的时候喜欢由小到大,由特殊到一般,由近到远;中文与此恰恰相反,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例如时间,地点,姓名等等。比如:2019年6月1日8点,与此相反相反,英语由小至大:8:00am.1st. June.2019。
地点也是如此,英美国家先是门牌号码,然后街道、城市、州、国家 ,而在中国恰恰相反:省份,市,区,路,号,栋。如“His address is 3621 Market Street Philadelphia,USA.”汉语译为“他的地址是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市场街3612号。”。
3.2 英汉语言差异不同
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模式造就了汉语和英语中不同的表达法和语言习惯。英汉两种语言之间存在着许多不同,汉语重形合,而英语重意合。汉语的重点在后,而英语的重点在前,汉语与英语的定语位置在许多情况下是不一样的,汉语与英语的逻辑顺序很多时候也不一样,汉语中被动语态较少而英语中被动语态则普遍存在。英语行文讲究简洁明快、文风质朴、逻辑性强,而汉语讲究雕琢词藻,为渲染气氛,常用四字结构,语义重叠,语言逻辑松散。鉴于这些差别,在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别,才能做到译文不生硬,不是汉语式英语。美国翻译家奈达说过,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英汉之间最重要的区别莫过于形合与与意合之分了。英语是形态型语言,以形驭意,强调显性连接,注重形合,汉语是语意形语言,以意统形,强调隐性连贯,注重意合。英语注重形合,其句中各成分的相互结合常常通过关系词、连接词、介词、词的形态变化来表示其结构关系,句子严谨而缺乏弹性,因此句子各部分之间关系很紧密。汉语重意合,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的连接借助语义手段(即内在的逻辑关系)来实现,少用连接词。翻译过程中要充分注意英语多用显性连接、汉语多用隐形连贯这一句法特点。
3.3 英汉语言文化差异
不同民族在不同的生态环境下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以人为中心,强调人是万物之灵,认为人可以认识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其出发点是人文主义,其核心是理性和科学;重视个人的发展,重视人与自然的斗争,崇尚民主法制意识、扩张征服意识和冒险精神等。中华民族文化与英语民族文化的区别有着谦虚与张扬、贬己尊人与平等对话以及尚古与崇今三大特征。中华文化崇尚谦虚,并把谦虚当作判断言谈举止是否得体的重要标准,张扬常常意味着浅薄。而英美民族推崇平等对话,赞美谦逊的同时不厌恶张扬。中华文化讲求物我交融、天人合一,而西方习惯人物分离、强调个性。汉语是感性的,需要心领神会,而英语是理想的,注重形势论证。翻译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因此在翻译中,文化不可避免地会对翻译产生影响。
3.4逻辑顺序
中西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影响了两种语言的组织。英语以演绎式表达见长,最重要的信息通常放在最前面先说,先述及结果或做下结论,再列举事实或例证,“先果后因”。而汉语多使用归纳式表述,重要信息放在后面,经常把条件、原因放在前面,结果放在后面,先列举原因或事例,再道明结果或做出结论,“先因后果”。通常汉语的重点在后,英语的重点在前。汉语中常常先给出一个形容词,再引出一个名词,或者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条件下、以什么方式做什么事情,大多数情况下,定语放在名词之前。而英语句子的重点在前,所以我们经常见到英语中有许多定语从句或定语后置现象。在英汉翻译时,应注意到这种差别,否则会出现严重的翻译腔或语句不通顺现象,即中国式英语,此时我们应充分理解英汉语言思维模式对定语的位置的处理,在具体英汉翻译实践中的应用即汉语之境转化为英语之境。例如,“在打电话的那位女士是我的英语老师”的英文是“The woman who is on the phone is myEnglish teacher.
3.5静态与动态
英语句子中,名词的使用频率高,常被称为“名词的语言”,常用名词、施事者代替动词,所以英语的表达呈现出静态倾向。如: He is in the full conviction that real knowledge is the end product of thorough study of the history与此相比,汉语没有谓语动词与非谓语动词的形式之分,原形动词可以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可以在句中多次连用,甚至重复、重叠,合成并用。因此,汉语除了部分句子没有动词以外,大量的句子都不止使用一个动词,使汉语的表达呈现动态倾向。上例的中文翻译如下:他深信,只有对历史加以透彻研究,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第4章 音译在英汉翻译的作用
音译是一种偏向于源语文化的翻译方法,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来尤其受一些译者的偏爱。在翻译理论研究领域,音译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我国很早以前就有关于音译的论述。早在唐代,玄奘就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而最早记载玄奘的“五不翻”的是周敦义编著的《翻译名义序》,“唐奘法师明五种不翻:①秘密故不翻,如‘陀罗尼’是。②多含故不翻,如‘薄伽梵’含六义故。③此无故不翻,如‘阎浮树’。④顺古故不翻,如“阿耨菩提”,实可翻之。而摩腾已来存梵音故。⑤生善故不翻,如‘般若’尊重,智慧轻浅。令人生敬,是故不翻。”玄奘的“五不翻”就是音译,这是早期对音译的适用范围较为系统的归纳。音译,在中国其定义为“把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名、地名、或其它名词的读音译成另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读音”。而在英美国家,则把音译解释为“把一种语言中的词、字母的读音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读音”。即只是转读音,意义没有改变,达到翻译的目的。
目前我国译界对于音译的理论探讨,大多集中在“人名,地名”两方面。这两类专有名词的确是音译词的主体,却不能代表整个音译现象。重点对人名地名,物名进行了研究。
4.1 对人名、地名的音译
在翻译英语人名时需要遵循的规律,主要有两大类:约定俗成的规律和按照英语人名本身的发音音译的规律。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律翻译的人名中有我们非常熟悉的,例如: Norman Bethune,被翻译成“诺曼 白求恩”。这种现象表明,我们在翻译英语人名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这些规律会影响读者对文章原始信息的理解。而按照英语人名本身的发音音译的例子有很多,如: Shakespeare音译成 “莎士比亚”,“Raphael”音译成 “拉斐尔”,而部分中国人也会根据自己的名字音译成英文,例如 “李白”通常会音译成“Li Po”。地名也是如此,“London”(伦敦)、“Lincoln”(林肯),“Hyde Park”(海德公园),Mount Tai(泰山),Shandong province(山东省)。
4.2 对物名的音译
语中极具汉语文化特色的音译词有增多的趋势,这和汉语中不断出现的英语音译词成正比例。两者都是文化交流的结果。有的表示汉语文化与习俗的音译词已经成了英语的一部分。诸如“Kungfu”(功夫)、“kowtow”(叩头)、“mapodoufu”(麻婆豆腐)、chipao(旗袍) ,“siheyuan”(四合院)等,这些具有中国特色文化内涵的词汇在英语中很难找到对应词汇,因此在翻译时常用拼音表示。同样地,表示英语快餐文化习俗的音译词也成了汉语的一部分,如“麦当劳”( McDonald's)、“肯德基”(Kentucky Fried Chicken)“可口可乐”(coke cola)等等。 译者在表达时一定要保证使用准确。
第5章 结论
总体来说,由于中英思维方式以及语言文化等的差异,在英汉互译时应考虑到诸多因素,尽可能使译文在符合于原文的情况下达到通顺、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行文习惯。而且译者在接触各类词汇是一定要贴合对应的语言,灵活地运用翻译方式,从而提高译文的质量,助于大家通俗易懂的理解,做好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参考文献
赵旭卉.英汉思维形态差异对翻译的影响[J].外语交流,2011.
冯庆华,龚芬.翻译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致 谢
首先诚挚的感谢我的论文指导老师。感谢导师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导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
同时也要感谢一路相伴的的同学、朋友、感谢为我提出的有意的建议和意见,以及支持、鼓励和帮助。
以上就是关于《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的影响》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毕业论文资讯,敬请关注《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如您有论文需求或投稿,欢迎发送邮件至:1624136919@qq.com,也可在下方表单信息中填写您的信息,便可得到专业解答哦!〜(✿◠‿◠✿)〜
本文标签:山东毕业论文 教育论文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的影响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wzdw.com)
免责声明:
1.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上传,仅供参考。
2.用户上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互联网信息治量繁杂,本站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真实、准确,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承诺会在1小时内审核并删除相关内容,联系方式:0531-58783396/18615575405,服务时间:8:00~21:00。
3.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用户使用本站资源,应自觉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原作者及本站的合法权益。我们尊重版权并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站小编:0531-58783396/1624136919@qq.com,我们将为您的文章注名,感谢您的分享!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汉翻译产生的影响】相关文章:
- OBE教学理念的成果导向02-20
- 教师要不断帮助学生分析解决错题的原因02-20
- 社会批评强调艺术与社会的互动02-20
-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新发展02-19
- 微信的机制特点和教育提供02-19
- 周作人对《小事》的真实性持怀疑态度02-19
- 如何在社区开展“生活体育”?02-19
- 家庭教育家风建设的内涵02-19
- 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02-19
- “微课教学”让语文学习更有趣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