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1-58783396
在线咨询 |  网站导航 |  RSS地图

当前位置: 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 > 论文范文参考 > 金融论文>经济增长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发布日期:2022-11-30 17:40:54 编辑整理: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 阅读量: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一篇什么样的论文才能称为优秀论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经济增长论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经济增长论文(图1)

经济增长论文1

  前言

  农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随着农业信息化在农业和农业经济发展中的运用,使得更多的人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经验证明,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也是缩短我国农业和农业经济与发达国家农业及农业经济发展距离的必经之路。如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是目前我国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述

  (一)农业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农业信息化指的是能够将农业信息技术充分的发挥到农业经济以及农村发展过程中,促进各种资源在农村的开发和利用,提高农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实现农业经济健康、稳定的发展。通俗来讲就是将现代的农业技术应用到农业和农业经济的各个层面中去,对农业和农业经济进行深层次的开发,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二)农业信息化的内容及特点

  农业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实现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农业作业信息化、推广农业科技的运用、对农民进行信息化教育,生产资料信息化,环境资源信息化以及农产品市场的信息化。农业信息化能够使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少走一些弯路,减少由于盲目性所造成的损失。农业信息化与社会其他方面的信息化有着本质性的区别,我国的农业信息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内容复杂性、长期性、公益性等特点。准确的对农业信息化的特点进行把握能够有效的促进农业信息化在农业范围内的开展,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

  (一)促进产业结构的提升

  1.农业信息化在农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农业结构调整的主要根据是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因此,准确的掌握农业市场信息是决定农业结构调整成败的关键。

  2.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技术的先进与否决定了农业产量和质量。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结构调整的进程。

  3.缓解农产品堆积的问题。目前农业市场普遍存在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农业结构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农产品销售的问题农业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为农民提供了农业市场的实时信息,农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将农产品卖到有需要的地区,能够有效的缓解农产品堆积、滞销的问题。

  (二)优化农业资源配置

  传统的农业手段也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但是,与农业信息化相比,其需要耗费更高的成本、更长的时间,而且增长幅度也远小于农业信息化作用下的经济增长。农业信息化能够对全国各地的农用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还能够将处理后的数据发布,农业资源优化配置之后,农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选择,有效避免了由于农户的盲目性所造成的损失,实现了农业生销的有效链接,降低了农户的生销风险,提高了农民的经济收入。

  三、如何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

  (一)扩大农业信息化的覆盖范围

  目前,我国的农业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很多人对农业信息化的了解还很浅显,也没能充分的认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因此,应该扩大农业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加强覆盖地的信息网络建设,创建标准的技术平台,为农户的咨询和使用提供方便,向农户提供实时的农业信息。

  (二)强化农业信息化的软环境

  1.转变政府的身份。当农业投资出现问题时,政府应该改变投资者的身份,以一个调节者和产品信息提供者的身份出现,向农户提供有效的农业信息的同时,还应该调节现有的投资问题。

  2.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其法律效力我国实行农业信息化的过程中,没有出台一部关于规划农业信息化的法律,致使各地农业信息化各成一派,信息化发展受到制约。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政府部门应该建立一部完善的法律,对现有的农业信息服务市场进行规划,是他们能够按照统一的标准运行,提高农业信息化的可靠性,促进农业信息服务市场健康的发展。建立完善的信息化法律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①对现有的信息化文件和规范进行完善,提高农业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②加大对各种规范性文件的宣传和相应的执行力度,实现农用信息资源的共享;

  ③对现有的农信服务机构进行监督,对相关的信息发布者进行监控,禁止假消息的发布以及随意收费等现象的发生,保证农用信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四、总结

  文章主要分析了农业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原理,主要围绕着如何提高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展开了谈论,并提出了几点能够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建议。在提高农业信息化水平的过程中,应该适当的扩大农业信息化的覆盖范围,促使更多的人意识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还应该强化农业信息化的软环境,提高农业信息化的服务质量,使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较高的农业信息化服务;除此之外,还应该加速对农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促进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经济增长论文2

  一、引言

  中国在发展中国家中扶贫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从1978年2. 6亿减少到1997年0. 5亿。按照20xx年的贫困标准(农民人均纯收入2 300元),我国目前还有1. 25亿的农村贫困人口,这些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比重为13. 400}。世界银行发展经济学研究局陈少华博士认为,按照20xx年的购买力折算,中国新的贫困标准相当于每天1. 8美元,接近中低收入国家贫困线的中位线。农村贫困人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农村贫困人很难依靠自身的能力维持家庭基本的温饱问题,因此,政府如何减少贫困,如何让更多的贫困人群从经济增长中获得收益是我国政府而临的重要课题。

  二、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贫困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随着的经济增长,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也会逐渐增长,从而实现贫困人口的减少。之后,随着对贫困问题的深入研究,Ravallion ( 20xx)提出了与之前不同的观点,他认为经济增长对于贫困减少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收入分配对减少贫困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围绕着这些贫困问题国外学者尝试着从消除不平等和贫困方面提供了政策上的措施,但是,很少有学者将农村公共财政支出与贫困问题结合起来研究。

  政府的财政支出是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政府的公共支出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增长和贫困缓解发挥着重要作用。Fan(20xx)利用1970-1997年之间的省级面板数据,用联立方程模型估计了政府不同类型的财政投入对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政府在农业科研、灌溉、农村教育和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电力、通讯)等方面的投资均对农业生产率以及农村扶贫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政府的不同财政投入在不同地区存在显著的差异川。

  林伯强(20xx)同样运用联立方程模型的方法估计了公共投资对农村发展和消除贫困方面的影响,结果显示,各类(研发、灌溉、公路、教育、电力、电话)公共投资对农村经济增长、贫困减少和地区不均等的边际效应在各地区和各时期差别很大。此外,杨颖(20xx)根据20xx-2008年中国贫困重点县的相关数据实证研究了一般性公共财政支出、专项扶贫支出、农民自筹生产支出等各项支出对贫困县经济增长和贫困减缓的贡献度。

  综上所述,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对贫困的作用,而很少以政府公共财政投资为视角,看待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对农村经济增长及贫困的影响。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政府的各项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贫困的影响,考察不同财政支出的贡献率,从而调整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方向与结构,进一步提高财政支出的边际效率,更好地促进公共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与减贫的作用。

  三、结论与建议

  本文利用1990-20xx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了各类公共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和农村贫困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政府的各类公共财政支出的边际效应存在很大差异,农村教育和卫生支出对农村的绝对和相对贫困的扶贫效果显著,同时对农业生产、非农及农村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与吴睿(20xx)和陈迎春(20xx)的研究结果一致,月;支农支出和农村基础建设支出的扶贫效果均表现出显著负影响,说明我国支农支出和基础建设支出结构的不合理及缺乏管理监督导致了这一结果;农业科技三项支出的扶贫效果显著,但是,科技投入的滞后性导致农业科技三项支出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显著,而专项扶贫基金只对绝对贫困的效果显著。基于本研究的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一)政府应优化支农支出结构、提高扶贫专项基金的效率

  政府应该继续加大贫困地区公共财政的投入力度,同时,应该注重基金的结构及投入效率。支农支出中用于各项农业事业费的支出占据着财政支农支出的20%左右,这部分资金是用于农业事业部门相关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并不能直接给农民带来实际的收益,同时,支农支出由于缺乏监督管理,挤占和挪用现象突出,因此,相应减少各项农业事业费用支出,增加农业生产支出及两种补贴、农机具购置支出,并构建支农支出评价指标体系,对各项支农支出的使用效果进行评价,进而进一步优化支农支出结构。从扶贫专项基金的扶贫效率来说,以工代贩和政府扶贫贴息贷款对农村经济增长及相对贫困的扶贫效果欠佳,因此,实现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落实到真正需要扶贫的地区,要优化扶贫专项基金的支出结构,可以尝试将这部分资金投放到教育领域,同时,健全财政扶贫资金监督管理机制,最终提高扶贫基金的使用效率。

  (二)增加农业科研投入、提高基础设施建设使用效率

  政府增加农业科研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贫困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同时,也是贫困农民得以脱贫的重要途径。农业科研技术可以通过降低粮食的生产成本,实现农民的增收,所以,农业科研技术不仅回报率高,而且在减少绝对贫困、缓解相对贫困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国大部分贫困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很差,因此,政府投资建设基础设施对农民脱贫具有推动作用,例如,1953-1997年大量建设的灌溉设施缓解了很大部分的贫困人口,但是,目前我国农村的耕地灌溉率很高,没必要进一步大规模投资建设灌溉设施,应该着眼于如何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使用效率。

  (三)加大农村教育和卫生投入

  政府应该加大农村教育和卫生的投资力度,将更多的资金投放到农村教育和公共卫生设施中,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能力,从而改善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有利于农民采用先进的农业技术进行生产,从而促进农业增收。此外,更为重要的是农村教育和卫生支出对农村扶贫具有积极作用,所以,政府应该加大农村贫困地区,特别是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教育投资,同时,要增加农村医疗卫生投资,特别要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门诊服务补贴,使得农民享受初级医疗卫生服务,预防农民大病致贫。

经济增长论文3

  数据采集

  通过查阅2002~2011年的《云南统计年鉴》,提取了云南生产总值(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国有经济投资3项指标的10年数据,并分别以“云南生产总值(GDP)”代表云南经济发展指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代表投资指标,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经济”一栏的数据代表“国有经济投资额”。此外,还收集到云南某综合型国有投资公司2001~2010年的投资数据,以此判断国有投资公司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具体数据见表1。

  变量间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检验

  从图1可以初步判断各变量间发展趋势基本呈正向相关关系。根据经验分析,GDP与投资、国有经济投资和国有投资公司投资之间应具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是投资、国有经济投资和国有投资公司投资之间是否具有相关性及强度大小,我们尚不清楚。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当把超过1个的自变量加入模型进行多重回归时,不仅要处理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还要兼顾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1]。如果自变量之间存在很强的协变关系的话,则会导致多重共线性问题[2]。这样,原本希望更多自变量的加入会提高拟合优度,从而提高预测的精确度,但结果却可能是拟合优度的确提高了,而同时估计回归方程的显著性却降低了,这反而又会降低预测的精确度[3]。因此,在建立回归模型之前,本文首先对云南生产总值(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国有经济投资和国有投资公司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和多重共线性进行检验。根据上述统计数据,利用SPSS11保巴臣品治鋈砑,我们得出变量间相关性及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3个变量与GDP之间的线性相关度均在0保梗匆陨希为强线性相关。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线性相关度最高,达到0保梗挂陨希接近于1,表明两个变量联系紧密,同增同减。同时,从表2中也可以看到,3个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也均在0保福狄陨希而根据计量经济学原理,如果两个自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r比较高,譬如超过0保坊颍蔼保福那就意味着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多重共线性[4]。由此可以断定,在未来模型的构建中,为保证模型的拟合效果,增强对现实情况的说明程度,3个自变量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同一模型中,而只能建立单一变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为进一步验证各变量对GDP的影响和贡献大小,以及变量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本文以下将分别建立一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逐一探讨。

  GDP与投资的回归模型

  为验证云南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线性相关程度,首先利用散点图做一直观判断。从图2可以判定两项指标明显线性相关,下一步,本文将建立回归模型,从定量角度具体研究二者关系。首先,假设GDP为因变量yi,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自变量x1i。利用统计分析软件,通过对两个变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果,如表3所示。输出结果表明:所拟合的回归直线方程的截距为1565保担玻常斜率为1保埃叮保从而直线方程为y^i=1565保担玻常1保埃叮保1i(式1)。由表4可知判决系数为0保梗福罚表明式1的拟合效果很好,因变量GDP变异性中的98保罚タ梢员蛔员淞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所解释。由表3和表5的分析结果看出,模型t=24保常保担F=591保玻埃场H舾定显著性水平α=0保埃保结合自由度n=10-2=8,查t分布表可得ta/2=3保常担担唤岷戏肿幼杂啥龋剑保分母自由度=10-2=8,查F分布表可得F得上侧分位数F0保埃保剑保豹保玻丁R蛭t=24保常保担荆唱保常担担F=591保玻埃常荆保豹保玻叮均落在拒绝域内,表明模型无论回归系数还是回归方程均通过了t检验和F检验。据此,根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可以有99%的把握断定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拟合直线回归方程为式1。

  其他变量间的回归模型

  采用与上文同样的计量方法,本文又分别建立了GDP与国有经济投资、GDP与某国有投资公司投资、投资与国有经济投资、投资与某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国有经济投资与某国有投资公司投资的5个模型,且均通过了在显著性水平情况下的t检验和F检验,即根据近10年的统计数据,我们均可以有99%的把握断定各变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其拟合直线回归方程如表6所示,受篇幅所限,本文省略SPSS统计分析软件的计算结果列表,仅将最终的模型结果如表6所示。五、实证分析的基本结论通过回归统计模型,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投资中,国有经济投资部分对GDP的贡献超过了投资整体的贡献,表明国有经济投资效率较高通过对式2和式1的比较可以看出,在常数项较为接近,对模型整体影响较弱的情况下,同样投资1元钱,国有经济投资可以实现2保常玻副兜姆糯螅而在加入了其他投资后,该放大倍数则缩小到1保埃叮北叮即同样是1元钱,若纯粹由国有经济进行投资,可实现GDP增加2保常玻冈;但若考虑其他投资,则仅可实现GDP增长1保埃叮痹。由此可以看出,国有经济投资的效率明显优于其他投资,对GDP的贡献更为突出。云南的投资整体放大倍数尚不足国有经济投资放大倍数的一半,究其原因在于部分非国有资本的投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这部分资本由于逐利的短视行为,导致有些投资形成重复建设,或者尚未发挥效应就半途而废,甚至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使得后期政府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修复,徒耗了国民财富而对经济社会发展没有贡献,甚至形成负效应[5]。因此,对云南而言,应当进一步加强国有经济的投资示范作用,引导非国有资本的理性投资,减少或者避免无效率甚至负效率的投资。

  国有投资公司是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投资的关联带动效应最强首先,通过式3与式1和式2的比较可以看出,国有投资公司对GDP的贡献更大、效率更高、弹性更强。即在不考虑常数项影响的情况下,由国有投资公司进行的投资,可以对GDP产生近50倍的放大效果。其次,由式4与式5的比较可以看出,国有投资公司投资在促进全社会投资方面的作用(其放大倍数为44保福玻叮┰对陡哂诠有经济投资(其放大倍数为2保玻玻梗,为其20倍,表明国有投资公司投资所产生的边际效应更大,带动力更强。再次,式6表明国有投资公司在带动民营资本投资的同时,亦对国有经济投资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投资国有经济的情况下,每1单位的国有投资公司资金可以产生近19倍的放大效果。因此,国有投资公司在云南经济发展中既在市场前沿扮演着拉动地方经济增长,保障政府的财政收入,捍卫国民经济安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市场人”角色。同时,又在帮助政府完成诸如修建铁路、公路、机场、医院、农田水利设施等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这些项目均为弱盈利甚至“无利可图”,国有投资公司能够在此投资则是充分体现了其作政府性投资公司的使命感,体现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正是其区别于非国有资本的根本所在,也是其能够发挥投资示范作用和带动作用的源泉,并且为后续国有资本和民间资本在延伸产业和横向扩张上继续投资、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打开了通道。

  民营资本对云南的投资,需要有国有经济的前期投资作铺垫由式4可以看出,其常数项为负数,表明在国有经济投资较小时,投资总额甚至可能出现负增长。只有在国有投资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带动民间资本跟进,从而拉动投资规模的提升。这又从另一方面佐证了云南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层次低、关联性弱、带动性差,产业利润率低,投资回报少,资本增值能力弱,从而导致民间资本投资欲望小,而只有在国有资本完成弱盈利甚至无盈利的前期投资后,民间资本才肯进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若要真正实现投资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拉动效应,充分释放其带动经济发展的效能,则首先应对政府性投融资平台———国有投资公司有正确地理解,在充分认识其财务风险的同时,也应充分肯定其在地方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而不能只看到风险,一味打压。其次,应加大对国有经济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对国有投资公司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划拨、税收减免、资源配套等方式,帮助其发展壮大,促使其在不断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自然化解财务风险,从而能够更好地发挥投资放大效应[6]。第三,为最大限度的发挥财政资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政府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对国有投资公司有所倾斜,更多地通过资金划拨的方式由其将财政资金作用于市场,以此达到通过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和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双重作用,使财政资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发挥到极致[7]。

经济增长论文4

  摘要:

  在土地、淡水、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增长有利于引导和激发企业的集约型生产,推动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节约利用,促进国民经济的内涵式发展,最终实现人口消费与社会、经济、资源和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该文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的发生机制,认为居民消费模式影响和制约消费增长,进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而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居民消费增长可持续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关键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消费增长;经济发展

  在现代经济社会,消费需求上升会趋向于追求享受和发展需要的满足,进而强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就在居民消费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之时却发现,消费的急剧增长固然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水、电、燃油、燃气等资源的大量耗费,以及废弃物和生活垃圾的大量排放。

  尽管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这完全是居民消费行为所致,但是,近现代社会以来,面对西方不少发达国家所秉承的极端经济主义和贪婪功利主义在世界各国的蔓延和泛滥,使得受消费过度“欲求”满足驱使下的不可持续的腐朽享乐主义消费观,以及在这种消费观引导下的高消费、过度消费、炫耀性消费等超越实际需要的消费行为和模式,在强劲推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进而严重影响到人口消费、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消费增长与经济增长。

  作为经济增长的两大基础性要件,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实现经济增长可持续性的坚强后盾和根本保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一直保持着持续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国内生产总值从20xx年的xx亿元增长到20xx年的xx亿元,年均增长超过xx%;然而,经济快速增长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资源短缺与环境恶化对企业的生产供给、居民的消费需求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趋紧,能源、土地等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由此而生。所谓“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供给,进而对居民消费需求实现而形成的一种显著偏紧的限制和约束状态。不仅如此,即使现有市场产品供给充裕,如果它是以沉重的资源耗损和环境破坏为代价,亦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资源存量和环境容量的明显下降来实现,那么该国或该地区居民的消费增长,乃至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仍然处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运行状态。目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不仅是世界所有国家必须面对的客观现实,而且是整个人类社会实现消费需求增长,进而经济持续增长的致命威胁。

  在宏观经济运行过程中,作为一切经济活动的起点和落脚点,消费需求是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第一,由于消费可以通过自身的增长直接促进一个国家和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因此,消费需求所提供的消费市场增长空间,对经济持续增长具有明显的直接拉动作用。在资源供给和生产能力的界限之内,消费需求的增长直接就是经济的增长。而对于投资需求,其表现形式就是通过消费拉动投资,投资被拉动起来以后,它就和消费一样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只要不存在能源等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消费需求的增长将带来投资需求的增长,由消费增长及其所引致的投资增长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增长。因此,投资需求是通过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对经济持续增长起间接拉动作用。

  第二,消费与生产是社会经济运行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环节,其中消费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即消费既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又是再生产新的需求起点。“消费创造出生产需要,而需要的满足是生产的原动力和最终目的”,居民消费需要的满足程度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幅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生产增长和经济增长幅度;与此同时,“生产创造出、生产出消费”,离开了生产,消费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消费与生产之间的直接同一性”。显然,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质上就是消费与经济,或者说是消费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土地、淡水和能源等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我们探讨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关系,不只是生产的内容和结构决定消费的内容和价格,也不只是生产的方式和水平决定消费的方式与水平,还有经济增长方式制约和决定消费增长方式,消费增长方式引导和创造经济增长方式,且二者互为条件、相辅相成,共同推动生产(或经济)和消费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同经济增长一样,消费增长也有一个“增长方式”问题,也有粗放和集约两种类型。经济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投入、追求产品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经济的集约型增长是指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强管理,改善效益的增长方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促进节能减排已经逐渐上升到各国的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以最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而消费的粗放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资料数量上的累积和增加,最终表现为对资源环境的粗放型消耗和破坏;消费的集约型增长主要表现为消费质量的改进和消费效益的提高,以及出于对自然资源节约使用和生态环境保护,而对低碳、绿色产品需求的增加等。

  当然,这两种类型不是截然分开的,数量和质量是相互依存的,只不过在一定时期有一种类型的增长是主导的。 消费增长由粗放主导向集约主导转变,是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的表现,它在一定程度上虽然是生产发展的结果,但集约型消费需要对于企业开发、设计和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具有明显的导向和激发作用。第一,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是靠集约型的生产满足的。生产为消费需要提供了消费的对象、方式以及数量和质量的界限,没有集约型的生产就没有集约型的消费。那种通过对土地、淡水和森林等资源进行粗放型开发和利用而进行的产品生产方式,不仅是不可持续的,且它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必然是资源浪费型和环境污染型的;第二,集约型的生产是由集约型的消费需要激发出来的。关于这一点,马克思解释道,“生产不仅为需要提供材料,而且它也为材料提供需要。在消费脱离了它最初的自然粗陋状态和直接状态之后,——如果停留在这种状态,那也是生产停滞在自然粗陋状态的结果,——消费本身作为动力是靠对象来媒介的”[1]。因此,集约型消费需要通过激发和引导企业的集约型生产,促进企业的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推动国民经济走上内涵式经济增长之路。 在当前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集约型消费需要对生产导向或激发作用的一个典型例子就是,广大居民对绿色环保型产品的消费需要自然会激发企业对环境友好型产品的开发、设计和生产,而不是那种过度消费、高消费等不合理消费需要而引发的企业对资源高耗型产品的生产和供给。生产与消费这两个层面的决定作用如果从微观经济,或从企业营销的角度看,前者称为满足需求或者紧跟市场,后者称为创造需求或者创造市场。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一方面,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意味着企业通过产品设计、技术创新和节能减排等经济活动,不仅要满足广大居民的绿色消费需要,而且还要创造低碳、环保的绿色产品需求;另一方面,集约型的消费增长方式所要求的不仅仅是温饱问题的解决,更重要的是消费环境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以及对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所提供的绿色环保产品的消费需要;而这反映了由追求数量扩张的粗放型经济增长,逐渐过渡到追求质量提高的集约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客观要求。

  二、经济增长所面临的经济发展困境的发生机制。

  自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大规模的物质财富积累。整个20世纪的 100年是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最快的时期,同时也是地球生态遭受最严重破坏的时期。尤其是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增长,人类社会出现了三大全球性问题,即人口膨胀、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这些问题的出现和不断深化,使得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人口消费增长、经济快速增长,以及资源性产品供给紧约束之间的困境和矛盾日趋严重和尖锐。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开发和利用源于其自身的“需要”。“人的需要就是人的本性”[2]。

  需要是产生一切消费行为的原动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需要表现为消费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也就是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购买需求。因此,经济社会发展主要取决于市场的需求;而市场需求,首先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由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因此,人的物质欲望满足是以生存需要为基础和前提。人们的劳动时间主要用于获取满足生活需要的资料,维持和再生产自己的生命。自给自足的经济性质决定了资源的开发者(或生产者)就是消费者,直接从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生存和劳动力再生产,并根据其需要数量的多寡直接决定资源的开发强度和规模。因此,此时的总需要就是资源开发强度的界限,并且可以直接反馈到自然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去。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其低下,人们的消费需要基本停留在低层次的生理需要层面上,故其总需求的数量或规模非常有限,且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强度和数量仅与人口数量的多少高度相关。

  但是在市场经济社会中,商品生产的社会化分工使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身份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与分离,而这对资源开发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引导企业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正是广大居民的消费需求变化,亦即直接参与自然资源开发的不再是消费者,而是企业。显然,企业开发资源的目的已不再是满足其自身的生存需要,而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通过市场反映出的居民消费需求。消费需求的实现才是资源开发的基础和诱因。经济系统的供求机制成为影响资源开发强度和规模的决定性因素。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决策不仅仅局限于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多地受制于社会、文化、伦理、个人心理等因素,表现为人的高层次的需要满足。例如,基于出行快捷、时尚前卫、心理满足、消费分层、社会等级等诸多因素的考虑,“消费者阶层”往往选择私人轿车、飞机等出行工具,其所耗能量是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的几倍甚至几十倍[3],这种消费决策的改变也使得资源环境所面临的压力发生了变化。据测算,自行车不会引起生态损害,城市公交车每人每百公里的人均能耗是小汽车的8.4%,电车是小汽车的3.4%——4%,地铁是小汽车的5%,乘飞机和公共汽车只需用喷气式飞机能量的 1/10,私人飞机能量的 1/27。在当前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呼声日益高涨的今天,对更高层次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追求,必然会强烈激发企业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非理性冲动。可见,具有消费决策权的消费者,选择何种形式的消费方式和模式对于引导企业的生产行为和技术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如果没有健康文明、科学合理消费观的引导和消费模式的改善,仅仅通过市场反映出的居民的不合理消费需求,进而推动企业粗放式开发资源的实现机制,必然会带来越来越严峻的资源环境问题。

  三、改善居民消费模式,促进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人类从事社会生产活动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具有全球性、代际性等可持续性意义上的居民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是为了提高人类的消费质量和福利水平。我国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确定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显然,生态文明社会对居民消费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亦即不仅要把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打造成生态文明型的,而且要把消费模式置于生态文明之中,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

  (一)居民消费模式制约消费增长、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消费模式是人们消费关系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是对人们的消费行为进行社会价值判断的理论概括和依据;它反映了人们消费生活中诸如消费需要、消费观念、消费倾向、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习惯和消费体制等各方面的基本内容和发展变化。人们的消费行为受一定的模式支配,消费模式又制约消费增长。从理论上说,一定的消费关系,一定的消费体制,一定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等,体现一定的居民消费模式。

  而不同的模式表现不同的消费倾向和消费需求,因而它又制约着实际消费状况和消费需求增长态势。 消费模式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和约束,是通过消费增长这个中间环节来发挥的。消费增长既有它的态势,又有它的内容、结构和方式,它们受到消费模式的支配和影响,又强有力地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奔小康,消费重心逐渐转向质的提高,即要求扩大消费领域,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改善消费环境,这就要求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转向集约,强调资源的集约使用。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消费需求由数量到质量转化,既是我国资源日趋短缺对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又是消费模式对消费增长和经济发展方式约束作用的根本表现。尽管消费模式变化主要是受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品价格、产业结构等经济因素,以及消费观念、消费习惯和消费环境等非经济因素的影响,但也在较大程度上依赖政府消费政策的引导、监督和制约,进而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

  (二)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是实现从消费增长到经济增长,乃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容极其丰富,其中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反映了消费的地位、性质和属性,消费与生产的关系,反映了消费品生产的位置以及消费的规模和消费增长态势,从而在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环境条件既定的条件下,从消费量及其增长态势上体现消费的标准形式。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的现代社会,任何超越本国和地区资源承载能力和污染(技术)治理水平的不合理消费行为和模式,均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消费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因此,在人与自然能否协调发展关系到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的背景下,笔者认为,通过改善居民的消费模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是满足居民日益上升的消费需要,尤其是绿色消费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个社会消费质量的必然要求。

  由于“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4],而需求是需要的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其实就是消费需求导向型经济。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如果居民的消费需求偏向于追求“高消费”、过度消费等不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它必然会导致不可持续生产行为和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最终导致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源、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更加恶化。转变居民的不可持续消费模式,实现消费的可持续性增长,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满足居民消费需求,提高消费质量的根本要求,更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

  《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原因是存在不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模式。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最大危害,不仅仅是对自然资源的耗竭,更重要的是损失了环境容量,危害着子孙后代生存的环境空间,最终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乃至可持续发展[5]。目前,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一直致力于把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作为重要的发展目标,然而,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扩大,同时也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源占用的增加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因此,在资源性供给紧约束条件下,为解决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和问题,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等西方国家转变能源和资源发展战略的经验,即政府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企业生产行为和公众消费行为。更为重要的是,广大居民必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科学消费理念,秉承适度消费、公平消费、责任消费和文明消费原则,通过树立生态文明消费观,转变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资源耗损型消费行为和模式,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总之,经济增长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仰仗于居民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95.

  [2][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651.

  [3][美]艾伦·杜宁.多少算够——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xx:53.

  [4][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111. [5]国家环境保护局.中国 21 世纪议程——中国 21 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43.

经济增长论文5

  一、我国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现状、关系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现状

  我国农业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但随着科技化、信息化世界的到来,农业对于促进金融发展的作用逐渐弱化。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的发展占了较大的比重。目前,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不足,进而导致农村金融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在我国经济整体发展过程中,部分学者认为农业是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会弥补农业发展的不足,进而带动农村金融的发展。实际上,其他工业产业的发展会使得从事农业的相关人员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发展,导致产业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

  (二)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通过计算分析可知,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关系虽然存在不平稳现象,但总体来说,是一种平衡关系。也就是说,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是否发展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并不完全呈现正比例的关系,但是前者的增长会对后者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与农村金融发展相比,农业经济的规模对农业经济的增长并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我国农村金融的发展已经不能够满足我国经济的需要,且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滞后性,从而阻挡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若想提高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就必须解决现有的农村金融发展的问题。

  (三)农业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关系存在问题

  由于我国农村发展较为落后,以至于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不够完善。农村的金融机构最初是由政府扶持与当地支持相结合的金融体系,但由于农村经济以及金融观念的落后,导致当地政府的扶持力度减小,农村金融机制的稳定性失调。加上农村金融服务形式单一,金融发展偏向边缘化,这些对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农村金融机构与农业经济结构不协调。农村金融机构存在严重的区域化特点,具体表现为东部地区较为密集,西部较为稀疏。同时,不同地区不同金融机构发放贷款的进程以及发放条件没有统一。

  二、加快农村金融发展的建议

  由于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而目前农村金融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

  针对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落后的问题,需要做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用以解决。在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改善时,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是至关重要的。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是促进农村金融发展的基础,只有构建好农村金融体系,才能保证农村金融有较好的发展。因此,在对农村金融体系进行构建时,要通过一定的手段如利用金融机构、金融政策等,对于非正规的金融机构定期进行规划整理,形成一种相互扶持的体制,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从而构建新型农村金融体系,实现金融体系的现代化、科技化目标。同时,可以借助互联网、多媒体平台,搭建农村金融体系,将信贷等金融业务与网络相连,达到构建信息化农村金融体系的目的。

  (二)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

  在对农村金融机构效率进行提升时,尤其要关注区域问题。提升农村金融机构效率的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相关政策能够有效的落实。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利用互联网技术,根据农村各地实际情况建立统一科学的农村金融机构体系,从而有效的提升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效率。同时,加大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人才,尤其是管理人才的投入,让农村金融机构内部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提升其内部的管理水平以及金融业务的处理水平,这对整体提高农村金融机构的工作水平有较大的积极作用。

  (三)加强政府科学合理干涉

  加强政府科学合理干涉,主要是让政府采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进行管理、干预,而不是忽略市场因素和农村实际金融情况,让政府进行强制性的干预。在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政府干预时,要充分考虑到政府干预的优点与缺点。在清楚政府干预的特点之后,要尽量避免其弊端,用简单有效的方法活化农村金融资本,顺应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从而提高整个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促进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

  (四)加大农村金融信用改革

  在推动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的同时,要充分的带动当地农民的生产力水平以及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作用加以肯定。在推动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时,要对农村金融信用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深化改革。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是否增长对一个国家的综合经济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农村信用制度改革的资金以及政策支持,不断地对已有的农村信用制度进行完善,使农村信用社与农民之间具有明确的债权关系,完善金融信用机构的内部管理制度,实现我国农村金融信用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作者:江磊 单位:甘肃民族师范学院

经济增长论文6

  摘要:农村经济发展和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两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农村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而农村金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又影响到农业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在影响农村农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促进农业经济向前发展有一定助益。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村金融;关系分析

  一、农村金融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金融结构和农业经济结构不协调

  最近几年,农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资金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首先,农村企业和乡镇企业等中小企业占据了农村农业资金的绝大多数,大部分都是需求类生产资金;其次,农民群众的资金需求,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生产和生活中,相对来说所占比例比较小。在农村经济结构中,金融贷款需求一般包含了农业生产需求,中小企业贷款需求和农村贷款需求。上述三种不同的贷款需求给农村经济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所以地区的金融机构需要对不同的信贷进行科学分配,直接推动农村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不能真正做到科学分类,重视乡镇中小企业信贷投入而忽视农业信贷投入,和现阶段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适应的现象。

  2、农村金融机构工作效率不高

  农村金融机构是在农村金融市场的和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由于农村金融市场比较滞后,导致金融机构的服务范围不集中,需要金融机构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此外,在金融机构中,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农村,其专业素质不高,不能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自己的思想观念,知识结构老化,从而影响到农村金融发展和进步,对农业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二、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分析

  1、农村金融发展规模对农业经济增长影响

  要想实现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就应该尽量保证农业和农村之间的供求关系维持平衡,农村金融发展,使得农业的各个生产要素得到了很好的划分和配置。农村金融随着农业经济发展逐渐寻求全新的发展,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但是现阶段,全国农业金融供给还得不到满足,发展还不是很平衡,因此,农业经济增长必须依靠一定的资金作为支撑。要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就必须发挥好农村金融的支撑作用。但是从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看,农村金融量在持续减少,主要因素就是因为农村金融供给不合理,造成这种不合理的主要原因就是农业贷款额度无法满足农村经济的发展需求。

  2、农村金融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农村金融发展过程中,农村金融结构能够真实反映出其实际现状,对金融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对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很大的帮助。金融是经济行为的核心,农村金融是农业经济增长的关键点,投资者通过减少费用来获得更多的资金,从而更好的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此外,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还能够更好发挥金融各项功能,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从农村金融发展角度分析,农村和城镇发展相比还比较落后,农村金融的发展依赖于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和数量,而对农村金融结构进行优化,使得农民群众、农业生产大户以及农业企业有更多的渠道进行融资,从而满足农业生产的资金需求,更好的激发农民群众生产积极性。

  3、农村金融效率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

  衡量农村金融效率的高低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储蓄动员能力;其次,储蓄资金投入后转化率;最后,投资投向效率。在广大农村地区资金不平衡的现象经常发生,所以需要使用相应的金融手段将闲置的资金进行有效的分配,保证各个环节资金分配均衡。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过程中,资金的供求现状直接决定了利率的高低,投资者要想获得更高的经济回报,应该选择收益较高,风险较低的投资项目。在这个过程中,农村金融体系对资金分配进行科学配置,保证资金能够得到高效利用,同时还对更好的促进资金流动创造了必要条件。农村金融在发展规程中,常常伴随着金融制度改革,改革更好的促进了农村金融市场不断趋于完善,同时,还会诞生更多新鲜的金融工具种类,这些金融产品能够为农民群众提供更多投资方式和储存方式以及途径。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功能是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从而更好解决储蓄和投资者不对称的问题,从而促进农村储蓄转变为农业投资,最终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尹希果,陈刚,程世骑.中国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的再检验-基于面板单位根和VAR模型的估计[J].当代经济科学,20xx(01).

  [2]王虎,范从来.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影响机制的研究-来自中国1980-20xx年的经验证据[J].经济科学,20xx(06).

  [3]张立军,湛泳.金融发展影响城乡收入差距的三大效应分析及其检验[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xx(12).

  [4]刘洁.金融发展、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1980—20xx年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xx(S1).

  [5]王莹,徐璋勇.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xx(04).

经济增长论文7

  摘要:自我国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在生态环境以及农民经济收入方面均获得了一定成效,但退耕还林仍然是一项政策性的工程。为了更好地解决退耕还林区域长远的经济发展问题,必须在政策落实的同时,大力发展退耕还林后续的产业。就目前而言,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本文详细分析了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更多农业工程论文相关范文尽在职称论文发表网。

  关键词:农业工程论文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退耕还林工程是优化生态环境的最直接、最有效措施之一,同时也是帮助偏远贫困山区的人民群众真正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伴随退耕还林工程的深入开展,广大群众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不断提升,这也促使农业结构有着明显的改善和优化,间接提升了农民的收入。但是,近些年因退耕还林补助的相继到期,后续产业问题显得越发突出。对此,本文以贵州省为例,阐述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策略。

  1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1.1文化程度偏低,其他产业发展能力较弱

  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农民文化程度偏低,导致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落后,最终形成一个贫困发展循环圈[1]。因为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再加上许多农村居民文化程度较低,这一现象也充分证明了当前农村地区的平均文化水平并不理想。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向农村提供任何的帮助都显得非常局限,另外因为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的缘故,导致许多村民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存在偏见,对于一些前期需要投入的产业认为无参与价值,导致在退耕还林之后,许多村民无其他产业可以参与,最终经济效益不断降低,从而呈现后续产业发展问题。

  1.2思想保守,很难取得突破

  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当前我国许多的贫困地区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小农意识,在思想观念方面落后,并且非常保守。在传统理念的影响之下,许多的农民仍然坚持着一门一户的生产生活格局,导致许多农村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因为当前退耕还林的许多产业都属于团体性的产业,这样必然导致许多农村地区无法有效的开发产业,最终形成严重的经济发展阻碍[2]。另外,因为退耕还林开始时有政策方面的补助,导致一些群众习惯性形成了“等、靠、要”,突然因为补助政策到期,导致思维层面的惯性,最终无法突破保守思想,导致存在着严重的经济收益问题。

  1.3资金的来源单一

  我国政府所实行的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大型、系统性工程,需要庞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基本保障,假设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保障,便无法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我国退耕还林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的财政支出,但因为我国人口基数过于庞大,导致人均占比并不高,再加上资金是由上至下进行分配,最终农户并不能获得充足的资金,这也导致许多想要创业的农户缺乏创业资金,再加上退耕还林之后补助有一定的时限,国家补助到期后导致大部分林农生活方面都存在困难,最终无法参与到各种后续产业当中。

  2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问题的具体对策

  2.1加强教育建设,改变思想观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

  我国一直在针对农村地区的现状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并且在退耕还林政策到期时也出台了一些持续性帮助的政策,从而推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但就当前的实际状况而言,这一项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对此,需要充分展现土地的资源优势,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统一性协调原则,应用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的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性目的。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必须结合农村发展工程而定,需要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而选择。例如,可以将退耕还林和林下种养殖相结合,推广林下养殖、种植的新型生态农业模式,不仅增加了林农的收入,同时还可以稳住民心。保住绿水青山,也就保住了金山银山。

  2.2加强监督力度,让退耕还林落到实处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发展纸浆、木材等加工生产业,并为退耕还林之后的后续产业提供有力的支撑。但在其发展过程中,政府应当加大监督力度,尤其是在森林开发的合理管理当中,务必保障森林资源的可循环、持续性开发,而不是随意乱砍滥伐。另外,还可以选择适当的地段由政府主导建设相应的加工市场,提升林业副产品的销售途径,促使退耕之后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途径,并消除各种后顾之忧。政府还需要适当加大针对性的资金投入,而不是广泛性的普及补助,例如可以将资金投入到市场的开发以及建设当中,从而保障整个地区农业市场空间。

  2.3理清思路,寻找后续产业切入点

  针对贵州省各地实际情况,需要针对性的开展退耕还林的后续产业工作。贵州省具备发展特色旅游的优势,所以各地可以结合当前退耕还林工程的大发展环境,大力推广特色果园、特色旅游区等经济项目,并借助龙头企业,大力扶持当地的退耕农户长远发展,加快后续产业发展效率。

  3结语

  综上所述,根据当前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寻找问题的本质与根源,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做到真正的退耕还林,为参与退耕还林农户提供更多的商业机遇,从而真正推动我国农业经济长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皓,王伟,朱永明,等.退耕还林对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影响———河北省以保定市涞水县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xx,35(04):263-267.

  [2]丁娜,张绍文,程宝栋.国有林场后续产业发展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xx,36(07):149-154.

经济增长论文8

  关键词:效率竞赛;建筑业;经济增长;转型升级;江苏

  一、 效率竞赛理论的提出及其应用

  生产要素投入是经济增长的前提,其投入数量和结构都会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首要制约因素也不尽相同。例如,农业经济时期经济增长的首要制约因素是土地,而在知识经济时期则变成了人力资本。虽然各要素之间具有一定的替代关系,但不可能完全替代,而且不同要素的替代能力也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经济的持续发展过程就是不断突破某一经济发展阶段首要的要素制约的过程。杨德权尝试由此角度出发来解释经济增长的历史过程,并进而提出了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理论。

  效率竞赛理论放弃了经典的总量生产函数作为和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惯用的生产要素同质性假设,分析了生产要素异质性对于生产函数可加性、总量生产函数与恒等式同一性的影响,指出生产要素异质性对边际分析方法及其相关结论有致命的影响;进而,通过分析与生产要素异质性相关的经济效率,定义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固有效率和经济效率,并证明了生产要素使用效率与新古典框架下要素边际产出的等价性,发现独立于要素配置效率和固有效率的“要素能力的利用效率”,能够揭示存在于经济系统中除Allais可分配剩余中两类剩余之外的第三类剩余,而且必须通过消除各种各样的瓶颈才能加以显著的改进。这些瓶颈可能是某些要素的供给不足,也可能是某些制度的供给不足。

  该理论对于分析国民经济增长的转型问题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如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就能够为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提供最直观的印证。但是,一方面,目前效率竞赛理论在经济增长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分析层面,包括针对我国建筑业的分析;另一方面,建筑业经济增长因素往往仅包括资本、劳动和技术进步,尽管资源能源也无疑是重要的生产要素。而本文则尝试在效率竞赛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包含资源能源要素的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并对江苏建筑业开展实证研究,发现影响和需要突破的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瓶颈,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 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

  1. 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和投入函数。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效率竞赛模型中,投入的生产要素往往包括资本、劳动、技术投入、自然要素和社会要素。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存在诸多或正或负的社会外部性,因此其投入的社会因素难以定量化确定,在本文中不加以考虑。至于建筑业投入的自然要素,可以其投入的资源能源加以表征。因此,建筑业经济增长的产出和投入函数可分别写为:

  其中,Y和I分别表示产出和投入,i=K、L、N和T,即资本、劳动、资源能源和技术。

  因此,按照效率竞赛理论的基本思想,各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兹i及对建筑业总产出的贡献率Ei可分别计算为:

  2. 建筑业投入生产要素的贡献率。在传统C-D生产函数的基础上,考虑本文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投入生产要素,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生产函数可写作:

  对(5)式两边取对数,可得到该函数的线性形式:

  3. 建筑业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率。将(4)式和(7)~ (10)式相结合,可得各投入生产要素对应的产出量Yi。但为利用(3)式求出各投入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兹i,尚需确定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Ii。而且,模型计算需要Ii必须为经济量纲。

  (1)IK。

  资本要素自身即为经济量纲,其常用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采用固定资产加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二是只采用自有机械设备净值;三是采用投入产出表中的中间投入加固定资产折旧。但是,针对建筑业,方法一中所的两个数据重叠部分较多,方法二中仅考虑设备价值显然太不全面,方法三中的中间投入多源自建设单位而非施工单位,与其他生产要素投入不完全匹配。本文拟采用建筑业当年折旧加管理费来表征资本要素,因为它们分别对应了实际构成建筑业资本生产力的机械设备和企业的规模运营。

  (2)IL。

  对劳动要素的确定,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采用当年实际的从业人数;二是采用当年建筑业的劳动报酬总支出,包括相应的工资、福利、保险等支出,以体现不同劳动者素质的差别。本文认为后者相对前者而言更符合我国建筑业现状,且更符合经济量纲的要求,故加以采纳。

  (3)IN。

  基于经济量纲的要求,本文资源能源要素的核算是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采用货币形式估算各种资源能源的货币价值。由于统计数据的可获取性,国家层面建筑业的资源价值量和能源价值量可以确定,省域及以下层面的能源价值量也可以通过以标准煤当量表示的能源消耗量与标准煤的价格乘积加以表征,但省域及以下层面的建筑业资源价值量则往往难以获取或计算。因此,本文采用等比例系数方法估算资源能源要素投入的总价值量,即:

  IN=(1+?滋)×能源消耗标准煤当量×标准煤价格(11)

  其中,?滋是建筑业资源价值量与能源价值量的比值,它只与国家层面建筑业总的资源价值量与能源价值量有关。

  (4)IT。

  传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就是经济增长中的“索洛余值”,并且是由这种经济增长所内生的。丹尼森(Denison)对此进一步划分,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劳动质量和资本不同类型的考虑,二是把作为“索洛余值”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分离出资源配置的改善和规模经济后其余的全部列入“知识进步”一项。通过市场的调节使得劳动和资本处于最优资源配置的情况下,技术进步就全部来源于知识进步。而知识进步则源自资本积累的溢出效应和人力资本的溢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在一个国民经济系统内部,资本积累的溢出可以用研究与发展(R&D)经费支出表示,人力资本溢出可以用教育经费支出来表示。故国民经济内部的技术进步总投入可用R&D 经费与教育经费之和表示。但是由于溢出效应的存在,不能简单地分割这两项指标来表示国民经济内部的一个子系统(如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投入量,也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因此,类似于IN的处理方法,本文采用等比例系数的简化方法,即在某一特定的年度中,某区域某一国民经济子系统(如建筑业)的技术进步投入量与该子系统的产值之比等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技术进步总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值。因此,建筑业的技术进步IT可估计为:

  其中,IR&D和IEDU分别表示整个国民经济的R&D 经费和教育经费,Y为某区域的年度建筑业总产值。

  三、 对江苏建筑业的实证研究

  1. 数据搜集。在构建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的基础上,本文拟对江苏建筑业开展实证研究。考虑到数据的权威性和连续性,本文基础数据全部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中国建筑业统计年鉴》、《江苏省统计年鉴》等统计年鉴。由于各年鉴中公布的GDP、建筑业总产值、资本、劳动、资源能源、技术进步等统计数据时间长短不同,目前仅能获取1998年~20xx年间的所有基础数据。因此,本文实证研究的时间跨度亦为1998年~20xx年值得一提的是,鉴于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续性,本文建筑业消耗的资源主要是钢材、木材和水泥等“三大材”,消耗的能源包括原煤、汽油、柴油和电力等四种。这些资源能源的计量单位多有不同,本文用能值(Emergy)方法将它们加以集成。所谓能值,是指一种流动或储存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由于地球上任何形式的能量,均源于太阳能,故常用太阳能为基准。任何资源、产品或劳务形成所需直接和间接应用的太阳能之量,就是其所具有的太阳能值(Solar Emergy),单位为太阳能焦耳(Solar Emj-oules,Sej)。因此,本文利用建筑业消耗资源能源各自的太阳能转换率,可将它们集成为一个单位为sej的变量N。

  2. 结果和分析。利用(1)~(12)式对“三”之“1”部分搜集的数据进行计算和整理,可得的1998年~20xx年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资本、劳动、资源能源、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以及总的经济效率,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1998年~20xx年江苏建筑产业投入-产出的总经济效率在90%~140%之间波动。即每年向江苏建筑业投入100元,只能产出90元~140元。另外,20xx年~20xx年江苏建筑业的总经济效率相比于1999年~20xx年,不增反降,值得警惕!

  此外,平行地比较表1中四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发现:

  (1)使用效率按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技术进步、劳动、资源能源、资本,但贡献率方面资源能源一直最大,其次是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相近。并且,在1998年~20xx年,资本的贡献率大于技术进步,之后年份则恰恰相反。

  (2)技术进步的使用效率均超过300%,且一直远大于其他生产要素。虽然由于数据取用上的局限性,该要素使用效率的测算存在一定偏差,但也不难看出技术进步要素的产出十分高效,这也是提倡经济发展从粗放型转为集约型的根本原因。但是,技术进步的使用效率总体上逐年降低,且其对江苏省建筑业增长中的贡献率十分低,只占5%左右,呈现典型粗放式的经济增长。

  (3)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也比较高,大多超过200%,其原因一方面是目前江苏省乃至国内从事建筑业的人力资源价格相对低廉;另一方面是劳动要素对建筑业的产出弹性较高(β=0.445),江苏省建筑业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4)资源能源对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多超过70%,而它的使用效率却没有均未达到100%,甚至低于80%,即以环境影响为代价的资源能源投入甚至未产生等价值的产出,这也是造成江苏省建筑业总经济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同时,其产出弹性最高(γ=0.572),表明了江苏省建筑业具有资源能源密集型的特点。

  (5)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最低,仅为50%左右,其贡献率也一直很低,多为6%左右,两者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可喜的是,资本要素的使用效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应设法保持和增强。

  (6)根据效率竞赛模型中产出最大化的必要条件,资本要素和资源能源要素的使用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江苏省建筑业经济增长的瓶颈。

  四、 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1. 从机械设备和管理费用两方面入手,提高资本要素使用效率。对于机械设备而言,其使用效率由机械设备运行的工作效率和使用频率所决定,因而应鼓励企业购置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设备、加速折旧淘汰落后的设备、以实物租赁和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提高其使用频率。对于管理费用而言,改善措施包括企业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费用开支、加强自身融资能力、减少资本的使用费用等。

  2. 对于资源能源要素而言,理论上应同时从提高使用效率和降低投入比重着手。但是,建筑业本身就是以资源能源消耗为基础的生产活动,不可避免的大量使用资源能源,因而应侧重于提高资源能源的使用效率,而这需要政府积极倡导建筑业可持续发展和建筑企业加强自身可持续性建设的长期共同努力才能达到。

  3. 对于劳动要素而言,要保持劳动要素的使用效率并提高其投入比重,这取决于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劳动力的数量。目前,我国建筑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充足,价格低廉,但是其综合素质堪忧,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健康和受教育程度两方面。因此,应大力提高建筑业从业人员的健康和技能水平。其中,劳动力的技能水平不仅仅指的是现场操作人员的施工技术,也包括决策方、设计人员、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监管人员等涉及建筑业各个阶段的从业人员。

  4. 对于技术进步要素而言,主要是提高其投入比重,而这和R&D投入、技术引进、落后技术淘汰和增加教育支出等有关。因此,应大力支持企业自主或者政府支持开展R&D项目,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淘汰不适应目前我国建筑业的落后技术,增加教育支出尤其是劳动力的教育。由于技术进步源于资本和劳动力的溢出效应,它与一国经济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不完全由市场和政府决定。相关政策也不是立竿见影就见到成效的,这种溢出效应往往需要经过很长的经济周期才能体现出效果,因而对其政策的制定也应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

  参考文献:

  1.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20xx年江苏建筑业发展报告[EB/OL]. 中国江苏网,

  2. 唐晓灵.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与产业演化模型研究.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xx.

  3. 杨德权.经济增长:过程及微观机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xx.

  4. 李先光,李启明,邓小鹏,郭慧锋.中国建筑业经济增长影响因素分析与实证研究.建筑经济,20xx,(5): 1-5.

  5. 唐世海,成虎,李俊娜.江苏建筑业发展现状及自身影响因素分析.现代城市研究,20xx,(6):77-81.

  基金项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xx-H-30);江苏省建筑工程管理局科研项目(JG20xx-03);东南大学科技基金。 摘要:文章基于效率竞赛理论,结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构建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竞赛模型,并对1998年~20xx年的江苏建筑业开展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江苏建筑业是劳动和资源能源密集型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很低,粗放式增长明显,资本和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低下是江苏建筑业经济增长的效率瓶颈,进而针对资本、资源能源、劳动和技术进步等生产要素,提出促进江苏建筑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经济增长论文9

  摘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问题一直是近年来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活跃领域。为了明确出口贸易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运用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分析法考察了出口贸易与山东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本文对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概括,然后建立模型并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经济增长是出口贸易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贸易不是山东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词:山东 出口贸易 经济增长 格兰杰因果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出口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沿海经济省份,山东省高度重视对外开放,确立经济国际化战略,把对外贸易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亮点来抓,在开放中不断发展对外贸易。历经32年的发展,山东省外贸出口总额已接近千亿美元台阶,20xx年达到931.7亿美元,比1984年增长约46倍。因此,对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研究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现状

  1.1山东省出口贸易现状

  山东省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在对外贸易方面享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进出口贸易历史悠久,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

  在施行市场多元化战略、名牌战略等政策后,山东省对外贸易迅速发展。从绝对量来看,出口总额逐年攀升,增长速度远远高于GDP的增速。改革开放初年,与山东省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50多个。截止到20xx年,这些国家和地区已超过220个,除四大传统市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外,与其他贸易伙伴的贸易额所占比重趋于提高,占比已高达43.1%。其中,东盟、南美、印度等新兴市场所占比重分别高达9%、7%和3%。图1是山东省1995~20xx年出口总值与地区生产总值变化的趋势图。

  图1 1995~20xx年山东省出口总值趋势图数据来源《:山东统计年鉴20xx》1.2山东省经济增长现状1.2.1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发展速度较快20xx年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897亿元,达到1985年的49.81倍、1990~20xx年年均增长率高达14.49%,扣除物价、通货膨胀等因素仍高达12%。可见,山东省的经济总量以及经济发展速度很快。

  1.2.2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较高

  总的来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和农村居民纯收入均居全国前列。20xx年山东省人均地区生产总值35794元,比同期全国水平25511元高出10463元。20xx年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811.04元,比上年增长16305.41元增长9.2%,人均月收入1484.3元。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的各项构成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呈现出新的收入特点。其中,人均经营净收入1379.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5%,在居民家庭总收入中增幅最高,增长最快,其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去年的7.3%上升为今年的7.7%。人均转移性收入3559.3元,比去年增长16%,增幅仍保留在第二位。人均工资性收入13985.83元,增幅为8%,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78.5%,比上年同期下降0.8个百分点。人均财产性收入412.76元,比20xx年增长19%。经营净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稳步提高。

  2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2.1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本文的数据全部引自《山东统计年鉴20xx》,样本区间为1985~20xx年,变量为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和出口总额。其中出口额用当年平均汇率换算为以人民币为单位的出口额,然后对各变量取自然对数。

  2.1.1各变量的单位根检验

  由于大多数的经济时间序列都非平稳,在协整检验前必须对其进行单位根检验,只有当变量序列都为同阶单整序列时才可以进行协整回归。本文对各变量分别进行ADF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可见,在5%的水平上,各变量对数序列的二阶差分序列都是平稳的,所以,各变量的对数序列都为I(2)单整序列,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2.2协整检验

  本文选取Engle-Granger两步法,对两变量lnX和lnGDP时间序列关系进行分析。以lnGDP为因变量,lnX为自变量,建立模型。其中C为常数项。由于lnGDP与lnX都是二阶单整序列,可用OLS法进行协整回归,得到的协整方程如下:(i=1,2,……,25)若lnX与lnGDP具有协整关系,则回归方程中的残差项应该是平稳的。检验残差序列是否是平稳序列,对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这里使用ADF检验方法进行单位根检验,结果见表2。由表2可看出,检验结果表明估计模型的残差项是稳定的。所以说lnX与lnGDP是(1,1)阶协整的。说明了这两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消除上述模型的自相关性后,最终估计结果为:(i=1,2,……,25)(18.8)(32.3)F=1396.2 DW=1.782.2.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协整分析,得出山东省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间存在长期同向变动的均衡关系,对于它们之间的前期信息是否会影响各变量的当期信息需要进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本文分别采用滞后1~2期,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滞后1期内,在5%显著性水平上,山东省的经济增长是出口的格兰杰原因,而出口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3结论

  长期来看,山东省的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尽管各自的增长是非平稳的,但它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山东省的经济增长带来规模经济和产业升级,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进而提高了出口商品的竞争力,推动第二年出口的增加。但山东省出口的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品,强化了低水平的产业结构,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这有可能是山东省出口贸易增长不是经济增长格兰杰原因的一个因素。

  4对策与建议

  经济理论认为,出口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但上述实证分析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所以山东省应调整相应的出口政策,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推动山东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此,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调整优化出口产业、产品结构山东省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这种贸易格局强化低水平产业结构,只能在短期内获益。如任这种现状持续下去,产业机构不但不能通过发展外向型经济得到升级,反而可能会导致产业结构进一步低级化。因此,山东省应以传统大宗商品的生产和出口为基础,以机电产品为主导,以纺织服装和创汇农业为两翼,以工业制成品的小型成套设备为突破点,全面提升劳动、资源密集型产品的加工深度、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提高产品的质量、档次和国际竞争力。加快促进全省由粗加工、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结构向精加工、高附加值的结构升级。

  4.2建立灵活机制,加快各种资源在外贸与非外贸部门、省内和省外之间自由流动山东省经济的出口贸易依存度很高,因而国际市场的波动会导致经济增长大起大落。当国际市场突然收缩时,如果资源不能自由、低成本地在外贸部门和非外贸部们间以及省内和省外流动,经济增长就会受到很大的负面影响。在这方面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及不久前刚发生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就十分明显。因此山东省应该打破地域限制,鼓励资源自由流动,以有效抵消出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4.3积极开拓出口市场,推进出口市场多元化市场结构过分集中会削弱出口贸易的灵活性和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实行出口贸易多元化,能够增强抗风险能力。上文曾提到,山东省的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美国和欧盟,后期加大了对北美、南美、非洲和东欧市场的开拓,出口市场渐趋于多样化。但从整体来看,传统市场在出口市场中仍然占有很高比重,对新兴市场的开拓远远不够。因此,山东省应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和实施市场开拓策略,根据市场不同需要,实施各具特色的营销方案。争取形成以亚太市场为重点,以周边国家和地区市场为支撑,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市场均衡分布的合理市场结构。

  参考文献

  [1]刘鹏,赵丽敏.山东对外贸易结构的实证分析[J].特区经济,20xx(02).

  [2]张灿亭,江凌.江苏省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J].

  国际贸易问题,20xx(06).

  [3]孙焱林.我国出口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xx(2).

  [4]周阳.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xx(05).

  [5]许晓红.对外贸易与山东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分析[J].中国商贸,20xx(15).

经济增长论文10

  一、引言

  在我国现今社会建设中,金融产业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将直接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金融产业集聚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形式,对于我国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这方面知识的研究,对于缩减我国区域经济差具有十分关键的意义。

  二、金融产业集聚

  (一)内涵与特点

  金融产业集聚是一个具有动态特征的过程,其不仅包括金融系统规模、资源、结构以及功能方面的演变,也对地区经济发展同金融资源融合的关系进行反映。具体来说,其具有着以下特点:

  1)地域性。在不同地域范围中,其在资源与地理环境上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别,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金融资源开发的能力、条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此,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就需要保证金融资源能够处于一个科学、适合的地域范围内,并结合实际地域条件进行产业集聚,以此在对金融市场空间位置、金融主体进行充分体现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协调性。

  2)复合性。金融产业集聚是金融工具、货币资金、金融市场等金融资源类型在地域空间上的结合,也是其他产业同金融产业实现复合成本的过程。这种特点的存在,则可以使我们认识到金融产业集聚并不是孤立成本的产物,而是需要同其他产业共同发展的。

  3)动态成长性。金融产业集聚具有着动态性的特点,是资产总量、业务种类以及金融机构等部门、资源的一个动态演进过程。

  (二)形成模式与动因

  1)流行性偏好。对于金融资源来说,其具有着较为明显的流动性特点,并会随着金融电子化、自由化的方向发展。该种特点能够使信号、金融的流动性获得提升的同时也加快了其区域经济中的集聚。

  2)自身成长规律。在我国经济发展中,金融产业是重要的发展核心,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则能够在对金融产业发展提供重要推力的同时使金融产业在区域经济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三、金融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

  (一)外部规模经济效应

  该种效应指的是机构、设施同企业间在密切联系基础上所产生的一种微观经济单位,能够在空间上起到增加经济效益、降低生产的作用。金融产业集聚的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作用主要具有以下方面:

  1)降低交易成本与信息成本。对于很多金融机构来说,其在一般情况下都会集聚在同一个区域中,在这种集聚情况下,则能够帮助一定数量金融产业在地理上邻近特征进行实现的基础上带动了该区域的经济发展,以此在降低生产交易成本、信息成本的同时获得该地区经济的增长以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如一个企业在开展项目投资时,如果其没有具有充分的市场信息,在具体投资过程中为了不出现问题则需要花费较高的信息成本。而通过金融中介的加入,则能够帮助该投资者在具体投资之间对项目信息以及目前市场状况等进行合理的判断,并在帮助企业获得信息的同时降低投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金融机构集聚在某一个特定的区域,则能够在降低投资者交易、信息成本的同时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更有利区域经济获得提升。

  2)利于市场流动性提升。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近年来其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范围上都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了金融产业的流动性。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部分区域出现了资金短缺现象,盈余者通过金融中介则能够为金融活动、项目投资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贷款,并为其提供多种类型的资金投资,以此对项目投资风险起到了有效的降低作用。

  3)加快金融辅助产业发展。在此种情况下,通过金融相关产业以及金融机构同相关跨行业务的合作,则能够将更多的金融机构集中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并在此基础上使审计单位、金融培训机构、信用评估机构同金融机构具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通过该情况的实现,则能够在向社会吸引更多顾客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当地金融辅助产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也具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有利于专业人才集聚。在金融产业集聚的情况下,则可以在一定时间内在特定区域形成较为庞大的人才市场,且能够为相关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的机会。在此种情况,不仅能够有效的提升当地的工作效率与发展水平,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专业人才来到该区域内,更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

  (二)金融溢出效应

  所谓金融溢出效应,其是指将不同金融机构通过集聚在一个区域所带来的知识外溢效应,并在此基础上使区域经济增长获得促进与提升。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促进集聚成员知识学习。在此种情况下,企业在投入资源不变、或者降低的情况下则能够获得同以往相比更多的信息,这种情况不仅非常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以及知识水平的提升,能够对以往金融活动中由于不同方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风险进行有效的降低,而在具体开展金融活动时,各方面成员则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掌握降低由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并以此获得集聚群体竞争力的提升。

  2)加速金融溢出。在该集群中,类型各异的机构则能够以内部相互学习的方式对集群间机构的知识总量进行交流与提升,并将这部分知识有效的归己所用。而在非正式沟通的情况下,机构所具有的知识也会出现较快的溢出现象,并因此在提升技术、金融溢出的情况下获得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三)创新效应与金融辐射效应

  所谓金融辐射效应,是指当金融产业具有较高集聚程度时对其周围地区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在金融产业集聚过程中,其集聚的目的就是对区域经济增长速度进行提升,而当该区域集聚程度到达一个水平之后,就会对周围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一个带动的作用,并因此对周边地区与技术进步产生一个资本积累效应。而对于创新效应来说,其则是指金融机构集聚在知识方面与技术方面所存在的创新效应,由于集聚区域内金融专业的人才非常集中,且不同机构间也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这种情况的存在就会使更多的信息、金融知识集聚在该区域中。对于该情况来说,其在为相关金融机构带来更为创新信息的同时,也加剧了该区域金融机构的竞争,并因此激发金融机构通过不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加快创新等方式获得更佳的竞争地位。可以说,在现今金融信息化、全球化的情况下,金融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需要金融行业能够通过对该模式的良好运用获得更好的发展。

经济增长论文11

  1问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资本和劳动是一国或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两大源泉,而大量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证实劳动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资本,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而劳动力资源又是劳动力数量和质量的统一体,数量庞大而老龄化的劳动力资源或者是结构合理但短缺的劳动力资源都不是一国经济发展所希望的情况。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以丰富且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成为"世界工厂",对中国经济的腾飞做出了巨大贡献。而20xx年世界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受到冲击,部分地区由"民工荒"演变为"用工荒",工资上涨,企业用工成本增加,劳动力资源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日渐消失,经济增长的速度也因此放缓。与此同时,中国成功实现了低出生、低死亡、低自然增长的人口转变,加之受预期寿命延长的作用,将进入人口加速老龄化发展时期,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的老化,而劳动力老化又直接影响劳动者工作积极性和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对经济增长产生重大影响。劳动力资源作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受到各国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一贯高度重视。在我国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摸清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家底",分析劳动力资源变动的新特点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于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学界关心的热点问题,学者们根据各自研究领域的不同,侧重点亦不同。通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发现,20xx年以前,受劳动力资源总量丰富和经济快速增长的现实背景影响,主要是研究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如黄清龙(1995)从理论角度构建模型将劳动投入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解成劳动力数量变化的影响和劳动力质量变化的影响。[1]

  舒元(1996)从定性的角度论证了1978-1994年间劳动力人数增加、劳动生产率增长是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增长的直接原因。[2]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计划生育政策对控制劳动力资源增长效果明显,劳动力资源总量增速放缓、年龄结构老化问题初见端倪,学者们关注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消极的抵制作用。如田成诗等(20xx)用现代定量分析方法分析全国及各地区劳动生产率及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远高于劳动参与率。[3]

  刑慧民(20xx)把劳动力老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认为加入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后劳动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大。[4]

  王静,张西征(20xx)利用两部门模型实证检验了劳动密集型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诅咒效应,认为尽管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对经济增长仍有促进作用,但其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溢出却不利于经济增长;中国丰裕的劳动力资源通过资本、中间品和就业这三个传导途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5]

  郑君君,朱德胜等(20xx)将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和劳动力老龄化因素引入到索洛模型中,利用1995-20xx年9省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劳动年龄人口份额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劳动力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有负向不利影响。[6]

  可见,学者们关于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多地关注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的贡献,而对作为影响劳动生产率和劳动参与率的直接因素---劳动力资源的年龄结构老化这一因素的关注不足。鉴于此,本文首先根据第3至6次人口普查资料,着重分析我国劳动力资源在总量及年龄结构的历史变动规律和现状特征;其次,借用联合国通用人口预测软件PADIS模拟未来40年我国劳动力资源变动趋势,以展现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全貌;再次,分析劳动力资源总量及结构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其为调整社会生产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提供参考信息。

  2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及结构变化特征及成因

  2.1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占比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

  根据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如表1)。1982年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50454.67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50.26%;1990年劳动力资源总量达75451.54万人,比1982年增长了24996.87万人,增长率为49.54%,年均增长率为5.16%,人口增长的惯性作用下,1962-1971年我国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时期出生的人口随着时间的推移正好进入劳动年龄,使得这一时期我国人口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达到历史最快水平,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相比1982年也增长了16个百分点。而1976年计划生育政策在全国的推广,使得1990-20xx年间我国的总人口增幅下降到0.95%,劳动力资源的增速也放缓,20xx年时比1990年增加劳动力资源11529.52万人,增长率为15.28%,年均增长1.43%,但占总人口比重继续上升到70%.20xx-2010年间我国人口总量及劳动力资源继续保持低速增长,"六普"时总人口比"五普"时仅增加了9019.87万人,年均增长率0.7%,劳动力资源总量虽受生育高峰推动继续增长了12275.05万人,但年均增长率继续下降到有史以来的最低水平1.33%.虽然从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例上是持续增长的,20xx年也达到74.47%的水平,可是在人口加速老龄化和生育率持续下降的双重作用下,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仍面临增长后劲不足和结构老化的挑战。

  2.2劳动力资源中青壮年占比不断减少,劳动力老化初见端倪

  根据劳动力供给的生命周期理论,本文将劳动年龄人口分三组进行分析,即15-24岁为青年劳动力,25-44岁为壮年劳动力,45-64岁为老年劳动力。分析第3至第6次人口普查中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构成数据发现,1990年时中国的劳动力资源年龄构成是建国以来最年轻的时期,15-24岁青年劳动力和25-44岁壮年劳动力分别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32.59%和44.82%,其中主要的原因仍然是前二次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口陆续进入劳动年龄队列。而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其作用在20xx年已然明朗,此时15-24岁青年劳动力比1990年减少了约10个百分点,同时25-44岁壮年劳动力开始上升,比1990年提高了5.22%.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其对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的影响尤为凸显,20xx年25-44岁壮年劳动力占比只有44.42%,青壮年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例共计67.32%,为历史最低值。

  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把劳动年龄人口中45岁及以上的劳动力划为老年劳动力人口,其比重上升的动态过程被称为劳动力老化。通常将45-64岁劳动力资源总量与15-44岁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值称为劳动年龄人口老龄化系数,简称劳动力老化指数,借以分析劳动力老化程度发现,我国劳动力老化指数由1990年的29.17%升至20xx年的37.43%再升至20xx年的48.54,可见,我国劳动力已出现老化问题。

  3我国劳动力资源未来发展趋势

  3.1未来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占比双双下降

  预测显示,未来我国15-64岁劳动力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下降(见表3)。20xx年劳动力资源总量高达9.93亿人,占总人口的73.86%,20xx年开始出现负增长,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20xx-2015年缓慢增长阶段,20xx-2025年缓慢下降阶段和20xx-2050年快速下降阶段。劳动力资源总量将在20xx年达到高峰10亿人左右。而在20xx-2025年缓慢下降阶段的第一个五年里平均每年减少159万人,快于第二个五年平均117万人的下降规模。20xx年开始快速下降,平均每年减少602万人,20xx年下降最多,达1156万人。20xx年劳动力资源总量下降到9亿以下,20xx年、20xx年分别为8.83亿和8.29亿。全国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比重亦是不断下降的趋势,20xx年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不足70%,20xx年开始低于60%,20xx年低至57.7%.

  3.2未来劳动力老化问题日益突出

  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从年龄构成上来看,劳动力资源老化问题将更加突出,青、壮年组不断萎缩,而老年组增长势头正旺(见表4)。15-24岁青年劳动力总量及占比均呈减少趋势,但过程上是先减少再增加又小幅下降并保持平稳的波动过程。具体来看,20xx-2020年为快速下降阶段,20xx年占比最低,仅为15.52%,20xx-2035年为缓慢回升阶段,20xx-2050年为平稳保持阶段,20xx年为17.33%,比20xx年减少了5.6个百分点。

  25-44岁壮年劳动力总量处于持续减少态势,20xx年时总规模为3.2亿,比20xx年减少了1.2亿,年均减少303万人。尤其是20xx年之前的25年以年均449万人的速度快速下降。而从占劳动力资源比例来看总体上是减少的趋势,但其间经历了先下降后缓慢回升的过程,拐点位于20xx年(35.52%),之前以0.36%的速度下降,之后仅以0.2%的慢速回升,20xx年时占比38.58%,比20xx年增长了3.06%,与20xx年比下降了5.84%.

  45-64岁老年劳动力规模和比重不断攀高,20xx年时总量达3.65亿,占到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二强,比20xx年增长了4113万,从百名劳动力中有33位45岁以上劳动力发展到44人。20xx年占比一度达到最高值46.35%后略有下降。继续用劳动力老化指数衡量,20xx年为71.86%,20xx年升至77.81%,20xx年达到最高值86.4%,足足是20xx年的2倍,说明未来我国劳动力资源老化将愈演愈烈。

  4劳动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经济增长一般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能力的增长。主要受资本、劳动、以生产率为代表的技术水平和体制因素所约束。因此,在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问题时,劳动力因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核心因素。根据索洛经济增长基本模型Y(t)=F[A(t)K(t),L(t)],本文借鉴郑君君等考虑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及劳动力老化因素构建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劳动力资源历史变动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具体模型如下:[7]其中,z为人均产出,A为外生变量技术水平,λ为45岁以上老年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份额,θ为老年劳动力的劳动生产率与中青年劳动力生产率的比值,η为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份额,δ、g、n为外生参数,分别表示折旧率、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分别表示总产出中用于实物资本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的份额。

  根据模型,技术水平A、实物资本存量Sk、人力资本存量SI和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份额η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作用,当技术进步率g和折旧δ保持不变时,人口增长率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作用。λ为45岁以上老年劳动力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份额,即劳动力老化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根据模型结果我们可进一步讨论劳动力资源总量、份额及劳动力资源的年龄构成对经济增长可能产生的影响。

  4.1劳动力资源总量对经济增长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劳动力资源增长率的变化直接影响人均产出增长率。

  从总产出来看,假设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量保持不变,同时假定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力的年龄结构保持不变,则总产出水平由劳动投入的多少决定。那么15-64岁的劳动力资源越多,则总产出越多。而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的份额越大,意味着社会总抚养比越小,对人均产出的贡献越高。

  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历史不难发现,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之所以保持在9.91%左右,得益于充足的劳动力资源带来的人口红利期满足了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为我国经济迅速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如前文所述,中国在20世纪80至90年代劳动力资源快速增长,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0%,而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10.45%,可谓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黄金时期。20xx年开始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虽处于不断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大大放缓,尤其是中国1999年已进入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加之生育率持续走低,劳动力资源总量减少,中国的经济增长率虽保持在9.9%,但与前一时期比已开始下降。据预测劳动年龄人口总量20xx年达到最大值10亿左右后开始减少,毫无疑问,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对人均产出的不利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蔡昉关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研究认为,1982-20xx年中国总抚养比下降推动了人均GDP增长速度上升2.3个百分点左右,对同期人均GDP增长贡献了1/4左右,[8]也证实了劳动力资源总量越大,占总人口的份额越大,则对人均产出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4.2劳动力老化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作用。

  众所周知,劳动力资源总量多并不能说明用于生产的劳动投入也多,这主要取决于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而劳动力资源本身年龄结构又成为影响二者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模型推导可知,劳动力资源中老年劳动力的比重对人均产出产生负向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劳动力老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劳动参与率是衡量人们参与经济活动状况的指标,是经济活动人口占劳动力资源总量的比率。根据蔡昉关于不同年龄组劳动参与率变化的研究结果,受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劳动者平均受教育时间在延长的作用影响下,15-19岁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下降速度最快,由1990年的67.05%下降到20xx年的34.14%.20-44岁各年龄组劳动参与率都相对稳定也比较高,基本保持在90%以上,45-49岁年龄组劳动参与率不断下降,尤其是60-64岁组的劳动参与率仅维持在20%左右。[9]

  而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年龄45岁将成为人们劳动生产率发生下降的一个转折点,过了这个临界点,劳动力的创造力将会明显不如45岁以下劳动力。可见,劳动力资源中老年劳动力的增加对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产生显着负作用。我国劳动力资源中45-64岁老年组劳动力占比不断增长,由1990年的22.58%增长到20xx年的27.24%后继续增加到20xx年的32.68%.相应劳动参与率也一路下滑,由1990年的84.18%降到20xx年的79.31%,[10]20xx年进一步降到74.2%.也说明了劳动参与率随着劳动力老化程度的.加深而降低的事实。研究发现劳动力年龄构成最年轻的1978-1995年间,我国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约为30%.从本课题的预测结果来看,未来劳动力资源老化问题将更加突出,45-64岁老年劳动力规模和比重不断攀高,20xx年时总量达3.65亿,占到劳动力资源的五分之二强,比20xx年增长了4113万,从百名劳动力中有33位45岁以上劳动力发展到44人。20xx年占比一度达到最高值46.35%后略有下降。因此,在未来劳动力老化使得劳动参与率减少和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双重作用下,人均产出将受到冲击。尤其是随着我国未来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和高科技的出现和发展,必将会对劳动者的创造力、思维力等提供出更高的要求,劳动力老化的不利影响将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显现出来。

  5结论与建议

  上述分析表明,一是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在1982-20xx年间持续增加但增速放缓,20xx年达到顶峰10亿左右后开始减少,20xx年降至8.3亿人。二是劳动力资源占总人口比重呈先升后降特征,由1982年的50%增长至20xx年的74%后开始下降,20xx年为58%.三是劳动力老化问题不断凸显,45-64岁老年劳动力占比不断增大,劳动力老化指数由1990年的29.17%升至20xx年的48.54%,再升至20xx年的77.81%,20xx年达到最高值86.4%.四是劳动力资源作为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一方面,劳动力资源总量的增加有利于总产出的增加,劳动力资源总量占总人口的比重越高,社会总抚养比越低,对人均产出的贡献越大,对经济增长越有利。也就是说,劳动力资源增长率与人均产出增长率呈正相关关系。另一方面,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对劳动参与率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进而影响经济增长。首先,依据劳动力生命周期理论,劳动力老化通过降低劳动参与率,使得劳动供给减少,从而减少总产出和人均产出,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的作用。其次,在假定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等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老化必然通过降低劳动生产率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将面临劳动力资源总量短缺和劳动力年龄结构老化的双重挑战,而这一问题是涉及人口、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的系统问题,也是世界难题,尤其是其带来的影响具有长期性、深远性和广泛性的特征,最终威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应对劳动力短缺和老化的风险,我们应及早做好应对方案,出台相应政策。一方面从劳动力自身入手,一手抓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劳动力同森林、草原一样是可更新资源,而中国1996-20xx年间平均生育率只有1.4左右,[12]

  长期的低生育率严重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更新能力,因此,及早调整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使得生育率达到世代更替水平势在必行。一手抓劳动力资源的质量,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注重第二次人口红利的开发,将劳动力资源的数量优势向素质优势转变。另一方面从经济增长方式入手,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建立适应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特征的经济增长方式,由依靠劳动力资源向依靠技术创新型转变。

  参考文献:

  [1]黄清龙。劳动质量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开发研究,1995,(3):61-62.

  [2]舒元。中国的劳动力资源与经济增长[J].浙江社会科学,1996,(1):29-32.

  [3]田成诗,盖美。劳动生产率、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xx,(2):61-65.

  [4]邢慧民。劳动力老龄化的经济增长模型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xx,(7):11-12.

  [5]王静,张西征。中国劳动力资源影响经济增长的诅咒效应研究[J].经济科学,20xx,(6):48-58.

经济增长论文12

  摘 要:煤炭企业过去那种以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扩大为主,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本文从煤炭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了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必然性。由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煤炭企业在实现以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难题,分析了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是煤炭企业发展的指导性方针,对促进煤炭企业的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集约型

  一、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及分类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实现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模式。从其物质内容来讲,就是资源利用的方式,即资源利用过程中所具有的基本的质的特征。一般来讲,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即主要依靠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要素投入量的单纯扩大来获得总量上的增长。这种经营方式资源耗费量大,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差,容易造成商品质量低,经济资源紧张,产业结构失衡等不良后果,从而影响各个阶段经济的有效增长和较快发展;另一种是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即在资源投入量适度增加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进技术,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消耗,以达到经济质和量的增加。这种经营方式科技含量大,能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资源,达到投入少、产出多,产品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的目的,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显而易见,粗放型和集约型是两种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从经济发展的进程看,一般是先有粗放型经营,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受到资源的约束,经济效益下滑等因素的制约之后,才逐步转为以科技投入为主的集约型经营。

  二、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的客观必然性。

  过去那种以生产要素在数量上的扩大为主,通过大量资源的投入,获得经济高速增长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煤炭企业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必须代之以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为主,通过提高要素质量和资源利用率来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

  1、是煤炭企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建国以来,通过八个五年计划的建设,煤炭工业已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体系,煤炭总产量已经赶上发达国家水平,名列世界前茅。但是,由于长期处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煤炭企业基本上走的是粗放型经济增长的路子,这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有其客观必然性。然而,当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总量水平后,继续实行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就必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其主要表现为:只注意量的增加,忽视质的提高;只注意外延发展,忽视内涵挖潜;只注意投入,忽视产出。从而造成产业结构不合理,科技水平落后,企业综合效益差。这种状况的形成,固然有诸多方面的原因,但其主要症结就在于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与当前煤炭工业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要求极不适应。煤炭企业应尽快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是煤炭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煤炭是我国主要的一次性能源,实现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近年来,全国煤炭市场疲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煤炭企业必须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尽快形成有利节约资源、降低消耗、增加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形成有利于实用新技术进步机制;形成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运行机制,促进效率和效益的提高。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3、是提高煤炭企业整体素质和效益的要求。

  今后的几年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这不仅要求经济总量和规模继续扩大,而且要求经济质量和效益的大幅度提高,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煤炭企业一方面在煤炭生产总量上确保供需平衡,满足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同时要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煤炭产品结构。既要不断完善内部经营机制,实行科学管理,以科技进步为先导,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又要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提高煤炭企业的综合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煤炭企业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

  三、煤炭企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途径。

  由于煤炭企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煤炭企业在实现以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诸多难题。例如:一、煤炭生产为地下作业,受自然环境制约的程度大;生产条件恶劣,自然灾害多,对技术及设备有着特殊的要求,技术进步难度大。二、由于煤炭企业基建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新技术的应用往往带有一定的滞后性。三、煤炭生产对自然资源的绝对依赖性,决定了资金转移的困难。四、煤炭企业职工文化技术素质相对较低,劳动的专业性较强,对其他行业的适应性较差,向其他行业流动困难等等。以上这些都决定了煤炭企业要随着市场需求灵活调整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并不是轻而易举的。长期以来,由于价值规律在煤炭市场的具体体现受着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使煤炭价格总体上只能在平均价值线以下波动,煤炭产品价格与价值严重背离。

  由于以上原因,煤炭行业相对其他行业来讲,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难度要大些,情况要复杂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个特殊性,抓住转变过程中的主要矛盾,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推行全行业的转变,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针对煤炭行业实际,应把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工作重点,放在以下几方面:

  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好思想准备。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煤炭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客观要求,煤炭企业的领导应该做到:转变以产量为中心的旧观念,树立以效益为中心的新观念;转变单纯实物形态管理的旧观念,树立价值形态管理的新观念;转变粗放型经营思想指导下的等、靠、要的旧观念,树立集约型经营思想指导下的务实求实增效的新观念。只有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了真正转变,才能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按照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积极更新经济发展思路。迈出新步子,闯出新路子,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顺利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进而促进煤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明确目标,抓住重点,循序渐进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经济效益,煤炭企业要坚持把“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实现扭亏增盈为目的”作为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当然,由于各个煤炭企业煤层储存、煤质、煤炭品种、科技水平、经济规模、职工素质以及矿山的地理环境等条件参差不齐。因此,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方法步骤上,决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各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情况,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合理的转变布署,选准选好适合该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突破点和切入点,以此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头戏。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循序渐进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3、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自主经营,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

  煤炭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要继续贯彻“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改变多年来的产业结构单一,产品单一,经营单一的状态。开展以煤为主,多元化经营,积极开发利用煤所具有的优势,加快发展煤矸石等低热值燃料及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提高煤炭深加工能力。要按照高起点、专业化规模经济的要求,调整多种经营的规模结构,采取择优扶强的方针,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落实“抓大放小”的方针,对产品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要大力扶持;对小煤矿要推向市场;对进入衰老期的亏损大户要加紧实施解困脱贫工程,实行转产。尽快建成一批大型骨干项目,使之成为煤炭企业经济增长和结构升级的支柱产业。这就是说要构建发展空间,实施多元化经营。在竞争性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不断发展,才能保护和增强它在市场中的相对地位,才能够生存下去,比如兼并就可大幅度降低企业发展的风险和成本。兼并者不仅获得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还可获得原有企业的经验。进而企业在产品上可以发展成为以煤为主,多业并兴的多角化经营的集团企业,提高其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4、依靠科技进步,实施科教兴煤战略,从根本上促进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煤炭企业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技术进步缓慢,后劲不足,设备落后,缺乏高附加值产品,市场竞争力弱。因此,煤炭企业要想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走挖潜改造,集约型经营的发展道路,把煤炭企业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要坚持教育为本的原则,把科技和教育摆在重要位置,提高职工队伍技术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增强市场竞争意识,切实提高煤炭企业科技实力和科技向现实生产力转变的能力。要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通过引进、研制、开发、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提高煤炭企业综合经济效益。要根据煤炭行业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中长期科学发展规划,统缆全局,突出重点,努力加强基础性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加快煤炭企业实现高技术专业化的进程。同时,科技创新也可以提高煤炭产品深加工能力,增加产品的含金量。这就要求国有煤炭企业必须成立科技开发小组,同时与科研院所联姻,大力开发煤炭产品的深加工,利用各种方式筹集资本,实施煤炭产品加工转化,增加产品的含金量,求得较高利润。

  综上所述,煤炭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单靠降低单耗、节约开支、降低成本已经成为过去。只有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提高企业综合经济效益才是唯一出路。

  参考文献:

  [1]王吉生《国有煤炭企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经济管理出版社.

  [2]谷泉《中国煤炭企业煤炭资源优势及深加工战略》中央编译出版社.

  [3]《中国行业发展报告:煤炭业》中国经济出版社.

  [4]唐未兵《论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5]蒋峦《企业战略理论研究》.

经济增长论文13

  摘要:当前,煤炭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这个过程中加强管理工作是重要环节。本文笔者首先分析粗放型管理给煤炭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接着基于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对管理策略进行探讨,旨在通过本文引起读者对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中管理工作的重视。

  关键词:管理;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

  管理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对企业发展的阻碍越来越大,因此若想转变企业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在煤炭企业尤是如此。

  一、粗放型管理给煤炭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

  粗放型管理是相对于集约型管理来说的,在煤炭行业,粗放型管理带来的最常见的问题是:人员投入多、效率低、成本高;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亏损现象;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生产安全隐患大。

  (一)人员多、效率低、成本高

  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煤炭开采多为人工模式,对人员数量要求高。20世纪80年代,我国煤炭管理基本上是粗放型,据统计资料记载当时全国煤炭企业共有345万人,煤炭生产效率仅为1.5t/人,生产效率极其低下,鉴于当时人工成本不高,煤炭企业的盈利空间尚可。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成本激增,当前传统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煤炭经济增长的一大阻碍。

  (二)企业经营困难、出现亏损现象

  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煤炭企业仍旧坚守粗放型管理模式,企业经营成本增加,经营日渐困难,亏损现象普遍存在。据统计,截至20xx年,我国中型煤炭企业普遍出现亏空,大部分小型企业破产,煤炭再生产难以继续维持,煤炭工人的基本生活条件仅靠工资收入难以维持。这是粗放型煤炭管理方式带给煤炭经济增加的问题,亟须解决。

  (三)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不强

  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煤炭企业生产的产品单一,无法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品竞争力不强。这也是导致煤炭企业亏空甚至破产的原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煤炭企业一直以来都是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再加上过去几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煤炭企业的生产严格按照国家计划,没有自主性,这将煤炭企业的创新性直接扼杀在摇篮中。煤炭生产仅仅只是依靠传统的加工模式,煤炭产品种类单一、附加值低、经济效益不高。

  (四)生产安全隐患大

  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煤炭开采手段传统,基本上是人工开采。由于设备的落后,开采工作对人力要求高,因此大批的煤炭工人聚集在空间有限的煤洞里,这是非常危险的。因为煤洞内氧气有限,人一多,很可能会出现氧气供应不足的现象;此外煤洞空间有限,大批煤炭工人在洞内施工时,很可能会误伤同伴;最后,由于技术落后,安全措施不到位,一旦发生煤洞探讨,大批煤炭工人将会被掩埋。这些安全隐患在小型煤炭企业的形式更加严峻。

  二、基于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管理策略

  粗放型管理方式给煤炭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若想解决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由于粗放型管理模式带来的问题,实现煤炭企业的腾飞,必须转变煤炭企业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在于加强管理,因此煤炭企业需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

  (一)煤炭管理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已经完全建立起来。因此,煤炭企业也应跟上社会发展得步伐,转变煤炭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得煤炭企业成为一个真正的市场主体。进入市场后,煤炭企业应当加快改革步伐,重视管理工作,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管理模式,在煤炭开采工作中,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地研发和引进技术、新设备,减少人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二)丰富产品种类、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煤炭企业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可从产品角度入手,通过加强管理,转变管理模式,丰富产品的种类,生产高附加值产品,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具体而言,煤炭企业应当确立集约型管理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过去的简单加工低附加值产品,转变为增加研发力度,丰富产品种类,变粗加工为精加工,以满足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市场对煤炭的多种需求,进一步增强煤炭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管理策略的转变,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是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实现煤炭企业更好更快发展的好策略。

  (三)重视生产安全工作

  由于煤炭产业的特殊性,安全问题是煤炭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不容忽视的问题,因此煤炭企业在管理工作中,应当始终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煤炭企业的管理工作应当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煤炭企业的管理工作,变粗放型管理模式为集约型,便是“一人为本”理念的体现,因为在集约型的管理模式下,煤炭企业的生产工作将更加重视人的安全。煤炭企业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时,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管理这一重要环节,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的发生,更好更快地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

  三、结语

  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是当前煤炭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管理工作是煤炭企业发展的重要一环。因此,通过加强管理,改革煤炭管理体制,对转变煤炭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参考文献

  [1]曹虎.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xx(22).

  [2]王淑梅.浅谈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J].现代经济信息,20xx(19).

  [3]褚占友.新常态下如何加强煤炭企业成本管理[C]//企业科技创新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xx.

  [4]马丽.提升煤炭经济管理科学化水平的发展路径[J].现代经济信息,20xx(10).

经济增长论文14

  摘要:旅游业作为现代社会中发展迅速的一个综合性产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优化我国产业结构。旅游业的发展不但反映了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带动了景区及周围地区的经济增长,对于区域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旅游业的发展也与地区经济有密切的相关性,这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越发达,景区配套设施的建设也就越完善,能够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从而加速旅游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旅游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

  关键词:新常态;旅游休闲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关联性

  科学分析旅游休闲经济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从而明确旅游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更加科学的做出旅游决策,合理配置区域资源,有助于旅游经济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但是同样要注意的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样也能够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文章主要针对新常态下旅游休闲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展开分析。

  一、旅游业的总体阐述

  (一)旅游业特点目前学界对于旅游业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前者认为旅游业是为旅行者提供服务的相关产业;后者认为其是旅游者在交通、住宿、代购代销、联络,通过为旅行者提供导游、代办手续等并利用企业相关交通资源、住宿资源等为旅行者提供服务从而获得报酬的行业。

  1.综合性。

  旅游业作为服务产业,主要是通过为游客提供其所需求的服务、面向游客提出相应的业务,从而达到盈利的目的。游客在旅途过程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元化的,因此,旅游产业与其他许多产业有密切的相关性,产业结构复杂。根据游客需求元素,大致可以分为饮食、住宿、出行、游玩、购物、娱乐等方面。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旅游业需要加强与这些产业中的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够给游客带来综合化的服务。可以看出,旅游业含盖了餐饮、住宿、交通、旅社、娱乐及购物等行业。

  2.关联性

  旅游行业的发展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现代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刺激了消费需求,从而带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展又能够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就目前现状分析,旅游业的联动效果不仅带动了餐饮行业、交通运输行业、商业、景区及周边地区的发展外,还推动了地区农业、工业、城市规划以及体育建设等方面的发展。

  3.敏感性。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就旅游业自身分析,内部组成以及相关产业之间的协调性,当国家或地区发展旅游业时,需要保持旅游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若任何地方出现脱节的现象,都可能造成旅游产业链的破坏,制约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其他方面分析,自然景观、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等方面对于旅游行业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地区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需要以各种资源为基础,在非旅游业能控制的资源中,能够或多或少为当地旅游业发展提供帮助。

  4.开放性。

  旅游业实际上是一种开放化产业。通过旅游活动能够建立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并且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同时,在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树立地区形象。

  (二)旅游业发展背景

  1、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旅游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自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我国的生产力不断提高,进而社会政治和国民经济构建模式也发生变化,推动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是人们进行娱乐和休闲主要方式,具有游览性和空间变化性特点,因此旅游业需要一定的物质设备基础。当下航空扥个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不同形式运输飞机的产生,电力交通工具的不断发展,极大的推动了旅游也的发展,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方便性和舒适感,实现了远程旅游现代化发展目标。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了硬件设施,方便了人们的旅游住行。电视媒体和广播产业的发展,通讯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满足了人们对旅游的高品质要求。社会的不断进步,国民经济的不断提高,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体改,代表着人们的收入较为客观,因此人们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增加了对精神的需求,旅游产业可以满足人们对精神方面的需要,开拓人们的精神视野,成为现代人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模式,具有近先远后的特点,其是从国内的旅游,逐渐发展到对外旅游的因素。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而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具有紧密联系、因此,站在世界的角度来看,对于一些经济发展较快、政治稳定、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具有时代性特点,是我国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的产物。在国民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2.旅游产业面向群众化发展。

  纵观我国旅游产业发展历程,其是随着经济政治和科学技术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在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推动下,我国旅游产业也逐渐朝着群众化和大众化方向发展。当下,我国旅游产业已经改变了传统单一发展模式,不再具有阶级性和局限性,而是面向整个社会全体,不同人员展开,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消费体系中重要消费环节。对于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和大众化发展,不仅仅是单一的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团体规模的变大,更展现在旅游频率的增加、旅游距离的变大、旅游行程的增加、旅游留宿时间的变长等等。依据相关你研究人员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的人口年龄和发展规模将会不断变化,广大人民群众的财务收入将不断提高,人们可以自己分配的时间将增大,人们具有更多自由权利,工作休息的时间将会增加。进而,旅游产业的需求将变大,人们体育文化、旅游娱乐等等产业的需求将增加,进而旅游的频率和人数。旅游团体规模和留宿时间将急剧上涨。面对旅游产业的群众化、大众化、集约化发展,旅游产业要增加对旅游也的管理,改变传统单一旅游经营管理模式,构建全方位、多样化。具有丰富性和灵活性管理理念,增加旅游产业的经营优势,构建新型旅游体系,把旅游产业的娱乐休闲功能和文化产业紧密结合,来促进旅游产业产业发展,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大目标。

  3.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

  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改变了传统单一旅游产业运作模式,实现了旅游产业群众化、大众化发展目标,使得旅游产业发展更加多元化,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人群的需要。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我国的旅游产业注定朝向多元化形式发展,传统的固定旅游发展模式依据无法满足市场经济旅游产业发展目标。进而,为了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众多旅游机构开始增加旅游的项目和游玩形式,来满足不同人群对旅游产业的需求。例如,在当下旅游产业中,依据不同年龄群体,进行旅游团体的构建。包括青年旅行团、夕阳红旅行团、教师履行团体、职工旅行团体、夏令营履行团体、结婚旅行团体等等。其次,也出现了不同组织单位的履行团体。包括。体育团体、考古团体等等、依据旅游的不同价格,也分为高级奢侈旅游团体,和大众化旅游团体等等。旅游产业的多样化发展,是受社会发展影响,可以满足不同个体、团体、机构、年龄对旅游的需求,极大的促进了社会旅游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增长的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段时期内地区生产产品和劳务数量呈持续增长的趋势,也可表现为特定区域产出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具体表现为该地区创造的产品或价值在时间参数上呈客观增长的趋势并且这种产出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因此,可以说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生产力的提高。目前对于区域经济增长的计量主要是通过统筹该地区经济总产值来计算的,一般是将地区生产总值、地区人民生产总值以及地区人民收入等方面来表现的。就产品数量以及劳务总量等方面而言,主要通过地区人民生产总值来反映的,即以通过地区人口增长情况来矫正而得到的地区人均生产总值;此外,还可以通过地区人均收入来体现。就地区劳务总量方面而言,主要是通过劳务总量的增长或投入产出比的增长来反映。

  三、旅游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性

  (一)旅游乘数理论

  就现代经济学理论而言,旅游经济效益是指一个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会对当地经济产生一定的影响。而旅游乘数理论主要是通过分析旅游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增长的影响,通过应用这一理论能够有效观察到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旅游乘数的大小与游客在旅游地区消费开支有密切的相关性,通常情况下,旅游乘数与游客支出和地区经济均呈正相关性。阿切尔学者将旅游乘数细分为营业收入、产出、收入和就业等几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收入方面,其能够反应旅游消费为当地收入带来的数学关系,可细分为人民收入和政府收入。在研究旅游经济的过程中,收入乘数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观测指标;而就业参数能够反馈游客消费所带来的就业机会,可代表旅游创造的就业职位或是旅游带来的直接或间接就业人数的比率。旅游乘数对于发展旅游业的地区来说,能够反映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消费支出,对于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影响,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保障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联动效应,刺激地区经济水平的增长。

  (二)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

  1.旅游业发展对地区经济增长主要的影响。

  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通过推动周边产业的发展开完成。旅游业的发展推动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同时促使当地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同时通过连锁效应、产业效应以及联动效应等方式,推动顶底经济的发展,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笔者根据多年研究经验分析,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游客基本开支对旅游行业的产出、收入、就业等方面起到直接影响,是旅游消费所带来的直接效应。旅游收入在初次分配主要对象为旅行社、饭店、交通企业以及游览部门等企业和部门。

  ②旅游企业和相关受益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向其他企业购入商品、材料、设备等,各级政府将在旅游行业中收缴的税款投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城市规划中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能够在旅游行业的发展中得到间接的发展。相关研究指出,旅游行业所带来的间接价值远超过直接价值。

  ③直接或间接为游客提供服务的企业或部门将获得的利润用于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以及员工的奖金,还包括一些服务型消费的支出,能够推动旅游行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发展。对旅游利润的再分配能够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推出新的服务、招聘新职员,从而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2.旅游行业发展对区域经济总体影响。

  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另一角度分析,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直接增加地区收入,实现产业增收,促进地区经济的良好循环,推动地区经济水平的提升。就现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而言,旅游对于基础设施的要求较高,例如便捷的交通、良好的自然环境等,旅游业的发展能够推动地区基础建设的完善,从而为其他产业的发展带来良好的影响。就我国总体情况分析,旅游业已经成为国家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国家也越来越重视旅游行业的发展。2015年,我国旅游业总收入超过10214亿元,旅游外汇收入超过536.42亿美元,比2014年增长10.3%。旅游业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表现出了较好的发展潜力。

  3.旅游业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效益。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产业,在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和效果主要是由其发展潜力和发展现状所决定的,能够通过其在地区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或地区就业人数的比重来判断。

  ①促进地区生产总值增长:旅游业的收入增长与地区收入增长呈相同趋势,根据经济学原理分析,旅游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中,用于城市生产投资和生活消费的数量会随着分配比重的增长而增长,并最终会促使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相关调查指出,自我国加入WTO后,国内旅游行业收入在我国GDP总值中所占比重呈逐年增长的趋势,能够有效反应旅游业逐渐成为国家经济的支柱产业。游客在旅游地区所购买或享受的服务能够直接为当地带来收入,从而造成直接影响,而地区收入的增长在再分配过程中会带来间接收入增长。

  ②累积建设资金:旅游业对地区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旅游业是一个开放性产业,通过旅游行业的发展,除了能够吸引国内游客外,在引进国外资本投入和扩大对外贸易方面具有积极影响,同时其作为一种无形出口贸易,比商品出口贸易具有更多的优势,能够带来稳定的外汇增长。

  四、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的机理性阐述

  (一)旅游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由上文的阐述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的发展受到旅游产业的影响。我国旅游产业为经济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利用刺激消费、外资的极具、外汇的增加和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来实现的,这也体现出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产业发展紧密联系性。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为经济增加带来影响,进行吉利性分析主要分为以下几点,其一,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的产品多样化,增加了旅游业的物质服务、带动了旅游业的其它产品的消费。旅游商品消费的增加,加快了旅游产业发展进程,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实现了旅游产业商品价值最大化,提高了旅游产业经济发展效率,扩大了旅游产业发展规模,进而为经济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经济基础。其二,旅游产业的发展积累了旅游资源,增加了外商和不同群体,对我国地域和不同区域的关注度,促进了我国不同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对于旅游产业促进我国不同地域经济的发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第一,不同群体和组织带来的投资,为我国旅游产业奠定坚实资金基础,形成财务的积累,利用旅游产业的经济和财务积累,来为我国总体经济的发展奠定资金基础。

第二,旅游产业为不同地区和区域带来资金的积累,地区政府可以利用旅游产业带来的资金进行资金的再利用,利用资金来进行投资引商。增加地区和区域的科学技术设备,增加地区和区域的人才,包高新型科学技术应用到不同发展环节和机构,把高技术型人才放到合适岗位,来促进地区和区域内部经济的发展,进而实现经济发展大目标。

第三,利用旅游产业的发展,来增加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旅游产业具有高消费特征,其产品的创新较快,更新交替周期较短。为了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发挥旅游产业最大能效。首先,要对地区和区域经济体制和市场结构进行改革创新,使其满足旅游产业发展格局,增加商品和服务环境,利用新观念,新型科学技术手段,来促进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的大目标,利用旅游产的发展,带动地区和区经济的发展。旅游行业的发展对于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就相关经济学理论分析,旅游业能够提高地区居民收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加速产业的优化、提高就业率、带动周边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保障地区经济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经济因素分析,旅游业发展最主要的是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地区财政收入的增长。

  (二)旅游产业对入境经济增长的带来影响

  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我国局部经济和主体经济的发展,其也促进了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站在总体角度来看,我国旅游产业的发展,对入境经济的影响较大,这一现象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当下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旅游产业发展格局的不断转变,广大人民群众,对旅游产业的需要变大,使得我国旅游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形势伴有喷泉式发展模式。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使得旅游产业的选择性较多,旅游产业发展形式,呈现以地区为主导,不断向周围扩散形式,把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和经济发展较快地区紧密相连,实现经济内的整合发展,提高了经济发展较慢地域的经济水平,利于在旅游产业的鸿沟上,增加相邻地区经济联系性,产生空间集约化,经济发展一体化现象。利于产业的空间集约化和经济发展一体化,利于促进不同地区和区域的整合发展,减少了恶意竞争事件的发生,利于增加地区和区域经济的品牌性发展模式。和入境经济相比较,入境经济也极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把主要资金进行整合,增加了对区域经济和地区经济的关注度。入境经济的不断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带来旅游设备和资金的积累,增加了我国多元化经济发展模式,利于利于外来资金来完善我国旅游产业中发展不足,促进了我国地区和区域外来资金的积累,实现了经济发展的大目标。依据相关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受环境和气候因素影响,对我国入境经济的增长具有一定阻碍用。我国旅游产业的入境发展,在贰仟零九年时,发展较为缓慢,出现发展瓶颈,我国入境经济发展速度和我国国内经济发展相比,发展较为缓慢。这一形势也说明了,我国国内旅游产业的发展作用,大于入境经济发展的影响。但是也不可以忽略其带来的积极影响,肯定入境经济为我国地去和区域经济带来的有利影响。

  参考文献:

  [1]王雷震,张帆,李春光等.旅游对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度定量测度方法及其应用[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6,26(5):54-62.

  [2]余洁.山东省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度评价与优化[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4):163-168.

经济增长论文15

  1模型及公式的建立与说明

  由分析结果计算可以得到,平均劳动投入贡献率为-59.43%,平均资本投入贡献率为65.57%,技术进步贡献率为93.86%。技术进步贡献率最大达到93.86%,对内蒙古林区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应当加大对林区的技术投入,从而更好的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

  ①资金投入。资本对内蒙古林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57%,对林区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从1991年至1997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平均资本投入贡献率仅为25.20%,从1998年至20xx年平均资本投入贡献率达到85.76%。从分析结果看资本的投入会促进企业生产总值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林区非林产品加工的发展、畜牧业的养殖、对林下资源产品的种植培育,都是由于资金的投入,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生产总值的增长。究其原因,是资金投入起到了推动、促进作用,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资金投入并没有带来巨大的经济增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受政策的影响,为保护森林资源的不被破坏,森工集团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营林生产中,而营林生产是以森林资源的保护、林木的培育、生态系统的不被破坏为目的的,受林木生长缓慢、生长周期长,使得对营林的资金投入很难快速、收益见效慢,致使资金投入对林区的经济增长影响作用不突出。

  ②人力资本投入。劳动力贡献率为-59.43%,在1991年至1997年平均劳动投入贡献率为110.1%,从1999年至20xx年平均劳动投入贡献率为-163.73%,即劳动投入对林区经济增长产生负作用,这与经济理论不相符。从理论上讲,劳动力应当为正值,但是,内蒙古林区属于特殊情况,由于林区原始积累不足,初期的经济发展主要靠人力投入带动,其他要素投入不足,所以单靠劳动力投入已经不能带动内蒙古林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天保工程实施后,可采伐林木减少,使得企业面临着就业困难等问题,而且单纯的劳动者数量的投入,已经不能给林区带来经济增长的迅速提高。应当调整劳动力结构,优化人才构成,提升劳动力整体水平,进而发挥劳动力对林区经济增长的作用。

  ③技术投入。经过上面结果和再统计可知:在1991年-20xx年间,内蒙古林区经济发展中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平均为93.86%,而且波动性很大。在21年的观察期间,贡献率为正的年份为17年,可以看出技术进步对林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起到了十分巨大的作用。由于科学技术具有乘数效应,其作用在于放大生产要素的效能,从而提高生产力的整体水平,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故应重视科技投入,为内蒙古林区走上集约化发展道路打好基础。

  2建立可行发展思路的对策

  2.1建立与林区发展相适宜的产业结构体系

  林业产业结构作为林业经济增长的结果和未来林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对内蒙古林区经济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在1995-20xx年内蒙古林业产值结构情况中显示,内蒙古林业产值结构正在不断优化和调整,20xx年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约为:44:48:8,20xx年林业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约57:27:16。林业统计年报显示,我国林业一二三产业产值结构20xx年为66:30:4,20xx年调整为41:50:9。据20xx年统计数据显示:在第三产业总产值中林业旅游与休闲服务业比重最大,占第三产业的38.69%,直接带动其他产业产值达74116万元。故应积极调整内蒙古林业产业结构,构建一产为基础、三产为主流的产业格局。

  2.2进行有价值的科技体制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根据林区的实际情况建立有效的科学研究机构并进行科研体制改革。应按照国家林业局的要求,大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建立新型的林业科技运行机制。具体表现在三方面:一是科技人才的建设。科技进步依赖于掌握现代科技知识的专门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把人才培养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来考虑。建立吸引人才的机制,加速培养和造就一批优秀科技专家、一支科技企业家和管理专家队伍,以适应实现森工跨越式发展的需要;二是重视成果开发、成果转化的推进。目前,森厂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一些经济增长指标远低于国内外平均水平。应全面实施科技兴林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产学研结合,应把营林生产、林产加工、多种经营、林下绿色食品等重大科技项目的产业化和关键技术作为发展重点,从根本上形成有利于科技发展和成果转化的体制和机制,进而为天保工程和森林资源管护经营责任制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3建立明确的政府职权并发挥其作用

  政府应当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应当根据公开透明的法律实行法治。在市场经济的大前提下,为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①政府通过制度创新人为地建立、创造一系列的制度,观察市场的实际运行,并加以调整,政府在选择控制手段时,应注重公平、效率、可行等多方面的考虑。

  ②政府通过补贴,低息贷款和其他财务刺激,在税收、信贷、土地使用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地区发展和执行政策的激励体制。

  ③政府应当理解自己在市场经济中的职权范围,改善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尊重公民和企业的权利,应放手让市场解决大部分产品的生产和消费问题。林区只有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最大程度地调动民众积极性,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以上就是关于《经济增长论文》的相关内容,想了解更多毕业论文资讯,敬请关注《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如您有论文需求或投稿,欢迎发送邮件至:1624136919@qq.com,也可在下方表单信息中填写您的信息,便可得到专业解答哦!〜(✿◠‿◠✿)〜

本文标签:山东毕业论文  金融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转载请注明:文章转载自(http://www.lwzdw.com

本文地址:http://www.lwzdw.com/jrlw/912.html

免责声明:

1.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自行上传,仅供参考。

2.用户上传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互联网信息治量繁杂,本站无法保证所有内容真实、准确,若内容不实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承诺会在1小时内审核并删除相关内容,联系方式:0531-58783396/18615575405,服务时间:8:00~21:00。

3.本站所有内容版权均属于原作者,用户使用本站资源,应自觉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不得侵犯原作者及本站的合法权益。我们尊重版权并致力于保护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请联系本站小编:0531-58783396/1624136919@qq.com,我们将为您的文章注名,感谢您的分享!

便捷服务
山东毕业论文指导网-指导老师微信

扫一扫添加[指导老师微信]
(山东毕业论文相关问题,在线咨询!)

0531-58783396

微信咨询

扫码进群

返回顶部